孕妈在整个妊娠期间会有两个阶段有腰痛的风险:
一是怀孕期间孕妈感到腰背疼痛,主要是由于胎儿增大导致骨盆前倾所致;
二是产后腰骶部疼痛,甚至身材走样等其他一系列问题,更多还是由于骶髂关节紊乱所致。
一
产后对骶髂关节骨骼运动学的影响
1、骶髂关节骨骼运动学骶髂关节由髂骨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扁平,彼此对合非常紧密。关节囊紧张,紧贴于关节面周缘,其周围有许多强韧的韧带加强,关节腔狭小,呈裂隙状,因而骶髂关节活动性很小,有利于支持体重和传递重力。
2、“松弛素”的影响
在孕期,体内分泌松弛素,使得关节、韧带松弛,以有助于分娩。这一激素会导致关节失稳,骨盆偏移,出现问题。
3、常见问题
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紊乱、产后腰痛、体型变化、压力性尿失禁、脏器脱垂等。正常状态下,我们的骨盆承受来自腰部的压力,随后均匀分部到下肢。但若你的髂骨发生前旋后旋等问题,就造成了受力的不均,向上会导致腰部的失稳,向下则导致膝盖,足踝部的问题。
二
产后骶髂关节紊乱症状的表现及评估
1、常见表现
一般髂骨错位的表现,也是产后妈妈常见的疼痛主诉:
下腰痛;
臀区疼痛;
大腿近端疼痛;
腹股沟区疼痛;
2、评估
4字试验如果产生一侧下背部疼痛,常提示骶髂关节功能障碍。腹股沟区疼痛提示髋关节问题;骶髂区疼痛提示骶髂关节问题。
骨盆挤压试验阳性为骶髂关节疼痛。
骨盆分离试验阳性为骶髂关节疼痛。
ThighThrust试验阳性为骶髂关节疼痛。
床边试验阳性为骶髂关节疼痛。
三
骶髂关节紊乱的调整--肌肉能量技术(MET)
单侧髂骨旋前
通过X光片,观察到髂骨一侧耳状面偏大,闭孔偏小;或是仰卧平躺,比较髂前上棘位置,如高度不等,就可能是髂骨发生了一个前旋。
患者侧卧屈膝(前旋侧),治疗师身体抵住患者膝关节,手拖住屈腿侧坐骨后结节,将前旋的髂骨向后复位,过程中示意患者伸髋对抗。
单侧髂骨旋后
患者俯卧位,一手扶住髂后上嵴位置,患者屈膝伸髋。两手如图示中箭头方向用力,过程中要求患者向下进行对抗。利用股直肌的牵拉,使髂骨向前复位。
单侧髂骨上移
患者俯卧,治疗师立于患者足部侧,并用身体抵住患者足部,双手固定住单侧的髂骨
1.利用同腰方肌的收缩,使髂骨往上升
2.示意患者伸腿对抗,(→2)向下与治疗师对抗,通过肌肉的收缩,实现髂骨向下复位
单侧髂骨下移
患者俯卧,治疗师立于患者足部侧,并用身体抵住患者足部,双手固定住单侧的髂骨
1.利用腰方肌的收缩,使髂骨向下
2.示意患者伸腿对抗,(→1)向下与治疗师对抗,通过肌肉的收缩,实现髂骨向上复位
单侧髂骨外旋
患者仰卧,单腿屈膝如图,想让该侧髂骨处于外旋姿势,后再施加一个内旋抗阻,利用这种内旋的力量,使髂骨远离骶骨,将髂骨复位,改善髂骨外旋的问题。
单侧髂骨内旋
类似4字试验
患者仰卧,一只腿呈外旋置于对侧膝上,一手放在对侧髂前上棘位置,另一手放在屈腿膝关节上,先做一个股骨的内旋,接着做一个股骨的外旋。当在做股骨外旋是,通过臀部外旋肌的收缩,使髂骨更靠近骶骨,从而改善髂骨内旋的问题。
特色新技术--悬吊推拿运动技术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是治疗师借助悬吊诊疗系统,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后,将传统推拿手法和现代生物力学相结合进行辨证施治,是对传统推拿的优化。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治疗师的指导或辅助下→借助悬吊诊疗系统→通过评估、辩证→治疗师施以推拿手法和患者主动参与训练→使患者完成被动、辅助、主动、抗阻运动训练。悬吊推拿运动疗法是一种“循序渐进、动静结合”的治疗技术。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疏通经络气血、促进肌肉和筋膜节律的收缩放松、缓解疼痛、改善组织粘连、扩大关节活动度,激活核心稳定肌,气沉丹田、增加腹内压,通过“理筋、调曲、练功”重建其正常功能模式及神经控制模式,恢复功能障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改善呼吸,重建正常呼吸模式;疏通经络气血循环,拨筋通络,改善臀部淤堵;针对产后功能障碍,整体辩证,精准施治,真正为患者保驾护航。
让我们的技术温暖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