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冬奥会精彩收官,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几近“沸点”,热“雪”沸腾。但喜爱滑雪的小伙伴们也要注意,这可是一项相对危险的运动。美国国家创伤数据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滑雪参与人数高达万人次,因滑雪致伤急诊就诊人数高达20万人次,住院人数高达人次。我国调查数据也显示,滑雪运动的受伤比例高达14%。
为什么滑雪易出现运动损伤?这与“天时地利”都有关系。天时:滑雪的季节主要在冬季,场地温度低;地利:滑雪场地形比较复杂,场地湿滑;滑雪时速度一般都比较快,还容易出现相互碰撞,摔伤或碰伤后易出现各种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
同时,我国滑雪爱好者缺乏专业训练,以为滑雪就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对预防运动损伤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有些甚至在滑雪前没有做足准备活动,这也是导致滑雪运动易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
滑雪运动损伤的部位最常见的是下肢,超过50%,以膝关节、脚踝和小腿为主,其次为躯干损伤,以腰部损伤为主,最后是上肢损伤,以肩关节损伤为主。从损伤类型来说,最常见的类型依次为韧带损伤、软组织擦伤、软组织挫伤和骨折,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损伤。由于滑雪时速度快,冲击力较大,因此而造成的骨折大多是高能量损伤所致,骨折移位大且粉碎,有些甚至可能是开放性骨折。早期识别骨折并进行及时急救,能减少副损伤。
其实,雪场的尽头绝不只有骨科,心脏科也是雪场尽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数心脏病,最常见的两个诱发因素是运动和寒冷。不幸的是,滑雪两样都占了。
滑雪直接导致人体短时间内对于血液的需求量骤增,心脏需要把更多的血液在相同的时间内泵到全身各处,负荷增加。而寒冷则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冠脉血管收缩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外周血管收缩则会导致血压增高,心脏克服收缩血管的阻力增大向血管泵血困难。心血管病患者气温下降需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还要缓起慢动,防止摔跤。遗憾的是,雪场大多在城市远郊,气温比市区更低,且风大又急,不但不利于保暖,且特别容易摔跤。
此外,滑雪对身体素质有着基本的要求。既往研究表明,滑雪刚开始仅数分钟,心率就会飙升至次每分以上。哪怕一直是最好走的下坡路,滑雪者的心率也会接近于次每分,对心脏来说挑战不小。如果滑雪者既往有心肌缺血或者冠心病,那么很容易突发心梗。
心脏缺血和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而许多年轻人在雪场中间的猝死,则大多是由于既往就有以肥厚性心肌病为代表的先天性心脏异常。突发的高强度体育活动引发心脏负荷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进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最终体现为心脏猝死。
那么,心脏病人究竟能不能滑雪?在欧洲,去阿尔卑斯雪山滑雪是大部分人冬天度假的标准配置。欧洲的心血管医生对于心脏病患者滑雪的安全性也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文献指出,如果心脏病患者病情稳定,平时勤于锻炼,规律服药,总体来说滑雪风险是可控的。
对于滑雪小白们来说,“雪道的尽头绝不只有骨科,还有心脏科”。但只要滑雪前接受过专业训练,并进行充分热身,量力而为,尽量避免高难度的危险动作,雪道的尽头就是健康和快乐!
(药物I期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