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东方医院康复科肩关节半脱位的评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半脱位多发生于脑卒中的早期,尤其是整个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时,开始站或坐时,常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发生。一旦发生肩关节半脱位,以采取以下方法以纠正:

1.应保持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这些活动不但包括肩胛骨和上肢的被动活动,还涉及床上运动,或向椅子上转移以及卧位与坐位的姿势摆放。

2.应加强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群的活动及张力。

可以通过患臂负重的活动,通过对关节的挤压,反射性地刺激肌肉的活动。如患者取坐位,患侧上肢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臀部水平略外侧,然后让躯体向患侧倾斜,利用患者体重使患肢各关节受压及负重。治疗师一定要用手帮助,保证在患侧拉长时肩胛骨的正确位置。

此外,通过仔细的分级刺激,可更直接地引起相关肌肉的活动。治疗师一手支持住患臂伸向前,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肌张力和活动性增加。

患臂保持伸向前,治疗师通过患侧手掌向肩的方向做快速、反复的挤压,让患者保持手伸向前方,防止肩后缩。治疗师用手在冈下肌、三角肌和三头肌上面,由近端向远端作快速的摩擦。可用冰块作快速摩擦,可能刺激相关肌肉的活动。

3.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治疗师可运用那些运动躯干近端的活动,以解除肩胛骨远端的痉挛状态。如,偏瘫侧翻身,患侧上肢负重,向两侧重心转移,活动肩胛骨。当活动肩胛骨至充分上提并前伸时,治疗师需同时活动患者双肩向前伸,否则健侧肩向后,患侧肩前伸只是一种表象。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良好的体位摆放很重要,同时应鼓励患者经常用健手帮助患上肢做充分上举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中,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不应有任何疼痛,如有疼痛则表示某些结构受到累及,必须改变治疗手法。大量资料证明,肩吊带不能减轻半脱位,反而会干扰体位,使上肢制动,增加屈肌张力,并妨碍正常步态,所以一般不主张使用。对于卒中病人来说,早期正确的处理可以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一、肩关节半脱位的评定

  在坐位上肩峰下可触及凹陷

  在下述条件下投照X光片

  1.坐位

  2.X线管中心的高度与锁骨外端的上缘一致

  3.X线管中心的水平移位与肱骨头中线一致

  4.管球向足侧斜15°

  5.距离为1m

  结果为下列发现为阳性

  1.病侧肩正位: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缝隙>14mm

  2.两侧肩正位片相比:病侧上述缝隙比健侧>10mm

二、肩关节半脱位的诱发因素

  肩关节天生就是不稳定,2/3的肱骨头位于关节盂外。正常情况下,肩胛骨关节盂朝向上、前及外侧。

  由于臂处于内收位,使关节囊上部及喙肱韧带紧张,被动地阻止了肱骨头的侧向移动,也就防止了向下脱位,Basmajian称其为“肩关节的锁定机制”当肱骨外展时,该锁定机制不再起作用.保持关节稳定几乎完全依赖于旋袖肌,“可以说旋袖肌是肩的保护者”。防止盂肱关节脱位最主要的是肌纤维水平走向的肌肉,特别是冈上肌、三角肌的后部肌纤维和冈下肌。

三、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

  偏瘫患者在上肢悬垂于体侧时,不仅丧失了被动肩关节锁定机制,而且从反射或相关肌肉的随意活动中得到的支持也丧失,将不可避免地引起肩关节半脱位。下面的征象很明显:破坏锁定机制:肩胛带张力丧失或提肩胛肌主动活动丧失,导致肩胛带下垂。是前锯肌丧失了上提关节盂及肩胛旋向前的共同作用,其拮抗肌—胸小肌张力增高,致肩胛骨下旋。由于肩胛骨下旋、内收或后缩,使肱骨在体侧相对于肩胛骨来说处于外展位。这时的关节囊不再被拉紧,肱骨头也就容易向下滑出关节盂。肩袖无力:冈上肌、冈下肌及三角肌的后部明显萎缩,无法激活以取代已经松弛的关节囊的作用。因此,脱位就不可避免。

四、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治疗目的:

  1、通过矫正肩胛骨的位置而矫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肩原有的锁定机制。

  2、刺激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及张力。

  3、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的全范围被动活动。

  4、在日常治疗中保护易受伤的肩关节。

  治疗方法:

  一、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1、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一平桌,将患肢托起;站位或行走时,治疗师应对患肢充分保护,避免自然下垂。

  2、向患侧翻身:抵抗肩胛骨后缩。

  3、Bobath式握手:双上肢伸展充分上举,多次反复进行,卧位、坐位均可。

  4、活动肩胛带:让肩胛骨向上、外、前活动。耸肩运动,指导患者将患侧肩关节整体向上耸起,往复进行。

  二、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张力和活动

  1、牵拉反射:治疗师一手支撑住患臂伸向前,另一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

  2、快速刺激:在冈下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3、关节挤压:健侧卧位,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手,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也可坐位)

  三、保持肩关节无痛的全范围被动度

  肩胛-胸廓关节运动:治疗师一手固定肱骨近端,另一手固定肩胛下角,被动地完成各个方向运动。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治疗师一手扶持肩胛骨,另一手固定上肢,按盂肱关节与肩胛-胸廓关节2:1的运动比例向前上方。

我科现开展艾灸望广大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3大治疗方法
爱丽小屋咖啡十色眼影盘nbsp经典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zz/1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