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病、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1、膝关节退行性变的症状:
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站着难蹲下、蹲着站不起来,病人十分痛苦。虽然此病进展缓慢,每个病人表现不全相同,但最后发展结果却比较类似——膝关节行走功能丧失。
2、发病原因:
膝关节退行性变是因长期的磨损及外伤等造成的,这里指的外伤不仅是撞击、坠落伤,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也是一大诱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肾骨酶流失过多,关节软骨以及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弹性降低,磨损变薄,对关节以及椎体的保护作用降低而引发的膝关节退行性变。
3、治疗机理:膝关节退行性变又是怎样发生的呢?正常的膝关表面有一层很薄但十分耐摩擦的透明软骨,呈浅兰色,半透明,光滑而有光泽。这层耐摩的透明软骨在膝关节的运动功能中十分重要。膝关节在人体中属负重最大和运动最多的关节,因而也是人体中退化最早、损伤最多的关节。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由于其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膝关节的透明软骨退化、萎缩,再加上一些轻微的损伤,其光滑如镜的透明软骨便会出现点状的“锈斑”,也即出现局部坏死。此时,身体会动员个种内在力量来修复“锈斑”,包括渗出越来越多的关节液和骨质修复。但渗出的关节液为酸性液体,不仅不利于“锈斑”的修复,反而会形成多种化学性炎症介质刺激源,引起关节周围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一系列症状。
4、自我预防:
1)尽量避免身体肥胖,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一旦身体超重,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2)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3~6倍,工作时下蹲(如汽车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为低坐位(坐小板凳),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3)参加体育锻炼时要做好准备活动,轻缓地舒展膝关节,让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参加剧烈运动。练压腿时,不要猛然把腿抬得过高,防止过度牵拉膝关节。练太极拳时,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连续打好几套,以防膝关节负担过重发生损伤。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