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外展
髋关节外展:大腿外侧面与躯干的外侧面相靠近的运动。当中轴旋内的情况下的外展运动角度不超过40度。这是由于股骨颈上部支撑在髋臼窝顶部。
当大腿旋外时外展幅度可以更大,因此时股骨颈前端正对着髋臼窝。
同样髋关节外展也是分为两种关节面的运动:
骨盆绕股骨运动(在步态中的或其他动作中单腿支撑的时候看下图)
和股骨绕骨盆运动(舞蹈动作中的外展例如横叉)。
髋关节外展和髋关节内收一样,不但可以在矢状面上运动(比如在屈髋或伸髋下的外展),而且在冠状面上也可以。同时在髋关节外展的运动情况下还可以做髋关节的内旋与外旋。
髋关节主要的外展肌是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梨状肌和缝匠肌则被认为是次要的外展肌。
臀中肌
臀中肌的近端附着在髂骨的外表面,在远端附着在大转子的外面上,为羽状肌。也是髋关节外展肌肉在最大的肌肉,其宽阔的面积被认为有三种功能纤维:前纤维、中纤维和后纤维。所有的这些纤维都有外展髋关节的功能,不过从解剖位来看,前部纤维还有髋内旋的功能,后部纤维产生髋伸和髋内旋。
现在大家对臀中肌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其关键就是对骨盆的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腰疼还是膝痛多或多或少都会跟臀中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下面举个例子:
臀中肌步态:看图
我们走路时,随着双脚交替,两侧骨盆会有一高一低的运动,
哪侧骨盆低,就叫向哪侧外侧屈。
左图:右腿支撑,右侧骨盆是低的,叫外侧屈。臂中肌是有力的。
右图:右腿支撑,右侧骨盆升高,成内侧屈,表明右侧臂中肌就是无力的,它没有一个有力的向下的力量去牵拉住这一侧的骨盆。
还有再看下图:
当右侧臀中肌无力,左侧髋关节产生内旋、膝关节内扣、足踝外翻。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两侧的臀中肌都会出现功能性缺失,但是如果两侧出现肌力不均衡的现象,那么情况会更糟糕。比如我们在做腿外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侧的腿向外做外展时会有力一些、幅度会大一些、控制力会更稳一些,而另一侧的腿不论是力量还是幅度都会出现相应的减小,甚至根本没有控制力(在外展到最大时完全靠重力收回)。
所以,骨盆一旦失稳,我们的运动变现就会降低,并且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力学代偿。不管是腰椎也好还是膝关节也好甚至我们的肩胛骨和颈椎。
那么在临床的症状和康复训练中由于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的强有力代偿,臀中肌损伤引起的部分功能障碍可不产生明显的局部症状,因此,此肌肉易被人们忽略。如果有下列症状可考虑臀中肌:多缓慢发病,腰臀部酸痛、不适,劳累后加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局部症状,仅表现为患侧小腿的酸胀不适感,甚至发凉、发木。需捶打或按摩方能缓解。伸膝时,小腿常有“抽筋”现象。在小腿部位按摩治疗可缓解症状。有些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起步走时出现患侧踝部、足跟、底部麻痛或不适感,活动后可减轻。站立过久,行路过长,又可使上述症状加剧,出现间歇跛行症状。在局部找不到明显压痛点。严重病例者,小腿有触摸痛,但用力按压反而感到短暂的舒适,影响步行和睡眠。临床一般诊为:小腿不安综合征、椎管狭窄症、创伤性关节炎等。一些病例,仅表现为足、踝部的疼痛和不适,足底麻胀,跟骨、跖拇、跖趾关节疼痛等。上述症状,均在活动开始时较剧,活动展开后,症状略缓解,劳累后又复加重。臀中肌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损之一。由于病损局部的症状常被其反射区产生的症状掩盖,故此病易导致漏诊或误诊。临床上一些不明原因或按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小腿、足、踝部的疼痛、酸胀和不适,多与此肌的损伤有关。检查患侧臀中肌部位,可查及痛性条索物,压痛点多在髂骨冀外侧臀中肌起始部。按压时可有同侧臀、骶部的胀痛及膝关节以远心端难以忍受的痠、麻、胀感。压之可向患肢放散者,但无神经根受刺激征。这种情况,患者多无臀部疼痛及不适感。患肢单腿站立或大腿用力外展时,症状可加重,梨状肌牵拉试验可诱发臀中肌疼痛加重。(以上症状来自病理期刊杂志)
臀小肌:
臀小肌位于比臀中肌更深且略靠前的位置,近端附着于臀前线下方,髋臼上方的髋骨骨面,形成扁腱在远端附着于大转子前缘及外上部,与臀中肌共同从上面复盖髋关节他还附着在髋关节的上关节囊。在运动过程中,这些附着点可以拉回关节囊的该部分,是其远离该关节-----一种防止关节囊损伤的机制。其所有纤维有助于做外展,前面的部分纤维有助于内旋和屈曲。
当肢体下垂时,臀小肌与臀中肌共同起悬挂肌作用,能防止关节囊拉长及肢体坠落。两侧下肢站立时,臀中肌、臀小肌能防止股骨头自髋臼脱出。生物力学试验证实,在身体强壮的成人,臀小肌的支持力约为KG,臀中肌约为KG。在所有朝上朝内的肌肉(耻状肌、闭孔外肌、旋外肌、臀中肌、臀小肌)联合支持力估计约为KG,仅臀中肌、臀小肌约负担一半以上支持力,其中臀小肌占到28%以上,故在站立时,臀小肌对髋臼的稳定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臀小肌在臀中肌的更深层,所以在关节启动的过程中,臀小肌的启动速度要快于臀中肌。可以说臀小肌是髋关节外展的发动机,在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方向运动中。臀小肌与不同功能的肌肉组合起着数种不同的功能:(1)作为主要外展肌,与臀中肌共同作用,在阔筋膜张肌、梨状肌、缝匠肌、闭孔内肌和臀大肌下部纤维协助下外展髋关节;(2)作为主要内旋肌,臀小肌与臀中肌前部纤维和阔筋膜张肌在协同力量较弱的半腱肌、半膜肌、髂腰肌部分纤维共同作用下内旋髋关节;(3)臀小肌与臀中肌共同协助最强大的臀大肌,可使数十公斤的整个下肢后伸并可抵抗可观的重量;(4)作为协同肌,臀中、小肌后部纤维与耻骨肌和髂腰肌等在髋关节外旋中起稳定关节的对抗作用,但其肌力的合力远小于梨状肌、股方肌、闭孔内、外肌、上、下肌,故临床上外旋畸形远较内旋多见。由于臀小肌在稳定髋关节,悬吊下肢,参与外展,内旋、后伸时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其也容易出现功能性缺失。
当臀小肌受损受伤时一般可能会出现与椎管狭窄的特殊表现——间歇性跛行,这时,可以考虑臀小肌的问题,看是否会有臀小肌损伤;当患者患者侧卧位时,剧烈的疼痛可能会使其夜间痛醒;有时患者会表现出在静坐一段时间后,由于疼痛会起立困难且不能直立;臀小肌损伤严重时,其疼痛一般为持续性的且疼痛程度异常强烈,疼痛部位一般会位于臀部下外侧、大腿和膝盖外侧、小腿腓侧以及远端脚踝的疼痛和压痛,通常其牵涉痛不会延伸到脚踝。当疼痛发作时,任何姿势和动作都不能缓解其疼痛,所以会感觉坐立不安。有时患者会表现大腿内收受限,坐位的患者通常无法做患侧二郎腿动作。
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我们在前面的文章有介绍过,这里不做过多言表。
梨状肌我们会在髋关节外旋的时候会详细讲解
对于髋关节外展的活动度恢复来讲,除了对其主要外展肌群的本体感觉与功能激活之外,其肌肉的控制能力的训练及肌力与肌耐力的训练更为重要。在臀中肌的训练中试着配合髋关节内收肌群的激活与训练效果更好。
知体运动理疗中心是一所专注于康复医学与运动医学领域的康复机构。同时也是深圳第一家集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的私人理疗室!我们秉承“评估诊断、缓解症状、巩固治疗、康复训练”之理念,采用解除症状靠手法、做好治愈靠训练、消除病根靠生活方式的康复方法。为追求高品质生活质量患者和寻求恢复到最佳竞技状态的专业运动人士提供最新的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及骨科等方面的康复治疗服务。让患者在明明白白中治疗,在积极参与中自愈,治疗疼痛,我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