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漏尿水
李飞感受到这王老爷子非同凡响。
老爷子记性居然这么好,每个案例如数家珍。
老王笑着说,我是没事就跟在老姜先生身边,我记性已大不如青年,我这是记少而忘多啊!
这些我能够记起的例子啊,都是老姜先生的经典案例,反复试效,都可以得到验证的。
李飞说,异病同治,居然一个方可以同时治多种病。
老王说,还有呢!老年人漏尿,不知你听过没有?
李飞说,遗尿前面不是讲过了吗?
老王说,这还不是单纯遗尿,镇上砖厂有个工人三十多岁,刚开始经常尿急,频频上厕所。
后来严重到说话过度,或干活过久,小便就兜不住掉下来。
李飞惊讶道,还有这么怪的案例?
老王说,在这里呆久了,什么奇奇怪怪的问题都有,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啊!
而最让你惊讶的还不是这,到最后这工人张嘴打个哈欠,小便都漏出来,只要躺在床上,就会好些。
李飞说,这是劳倦伤脾啊,凡是劳累劳倦加重的病,都要益其气啊。
这在《黄帝内经》上叫,损者益之,劳者温之。
老王说,这位工人连凉水都不敢喝,一喝这边入口,那边就准备上厕所。
李飞问,那后来怎么样呢?
老王说,就八味药。
野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5克,炙甘草5克。
黄芪30克,益智仁10克,山药30克,老姜30克。
这汤方只完五剂,漏尿就痊愈。
李飞连连称妙,《黄帝内经》讲,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也就是说中气亏虚后,大小便都会异常,膀胱会失约。
像手没有力,东西就拿不住会掉下来,膀胱没有力量水湿就兜不住,讲句话,打个哈欠都往下掉。
所以手得气则能握,嘴得气则能说,脚得气则能走,膀胱得气则能兜收。
而这四君子汤配合黄芪、山药就是损者益之。
老姜配合益智仁,就是劳者温之。
这老姜先生太牛逼了!寥寥几味药,就切中病机,拔除病疾,真不愧是姜八味。
13、小儿漏口水老王望着天井外的天空,一片蔚蓝,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李飞没有打搅,静静地聆听。
一个善于聆听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有句古谚叫,善用嘴巴,不如善用耳朵。
肾开窍于耳,肾主智慧,善听的人开智慧。
老王缓缓道来。
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坐着他爸的摩托车去上学。
由于雨天路滑,在拐角处摔倒。
小孩没有什么摔伤问题,自此以后,却得了一种怪病,口水老往下流。
李飞问,是睡觉时流,还是醒着的时候流?
老王说,睡着醒着都往下流,根本控制不了。
这孩子因此面黄肌瘦,毫无胃口,一旦有噪音就惊恐害怕。
李飞说,这是受了刺激,悲恐伤气啊!
这就是《内经》上讲的恐则气下。
孩子他爸带孩子去做全身检查,都查不出原因。
几个月还是没好过来,一下子停止住了发育,直到找到老姜先生。
李飞说,老姜先生用什么方呢?
老王说,还是这个方子,只是小孩子剂量有所减少。
党参5克,炒白术5克,茯神克,炙甘草克。
黄芪0克,山药30克,益智仁5克,老姜10克。
李飞急着问道,就这八味药,结果怎么样呢?
老王哈哈笑说,结果当然是超乎想象。
孩子刚来的时候,战战兢兢,哆哆嗦嗦,连小狗都怕,吃完五剂药,追着小狗跑,胃口大开,连流口水的怪症都消失了。
为何同一个方能治疗上漏口水,下漏小便的病呢?
老姜先生说,《医学心悟》曰,中气虚则不能统摄,以致遗溺唾弃。
口水跟尿水都是水,兜不住往下流,虽然是不同部位的不同疾病,但如果都是脾虚,中气损伤,都可以用这个健脾益气方。
这方子里头有一味药很特别,就是益智仁。
李飞马上想到《中药学教材》上补虚药里头有一味益智仁,上面写道:
益智辛温,归脾肾,下能暖肾固精缩尿,上可温脾开胃摄唾。故下治气虚尿漏,上医脾寒口水多。
又是一个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用药思路。
14、漏粪水李飞紧接着问,异病同治,这么精彩,上面嘴角漏口水,跟下面漏小便,都是一个治法,补中升提。
老王说,更精彩的还在下面这个经典案例。
李飞疑惑地问,难不成还有。
老王说,不仅有,而且非常出彩。
话说那广州的一个大学生,打球后,喝凉饮,当天晚上又冲凉水就感冒,先吃感冒药没治好。
在医院里又连续打了一周吊瓶,胃口全无,吃啥泻啥。
在医院里既是藿香正气,又是生脉饮补气,整个人都快泻虚脱了。
后来没办法只好休学,每天都会泻五七次,到处求医问药,吃什么都很难消化得了。
李飞点点头说,这样的例子,我也听说过不少,都是感冒后打吊瓶,胃口全无,腹冷拉稀。
老王说,这大学生不知道听谁介绍,找到老姜先生。
老姜先生说,这跟漏尿漏口水都是一个道理,这叫漏大便。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脾胃亏虚,经典讲,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
这大学生长期肚腹胀满,拉稀不化。
老姜先生说,《黄帝内经》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泻食不化。
这大学生拉稀到后面肛门都脱出来。
整个人瘦得像枯柴,面色痿黄,一阵风都能将他吹倒。
李飞说,后来是用什么汤方呢?
老王笑笑说,就上面那个。
李飞惊讶地问,漏口水,漏尿用它,漏大便也用它?
老王说,没错,老姜先生说,《伤寒论》上讲,此上虚不能制下也。
这是上面气阳亏虚,不能够制约下面水湿泛滥,所以完谷不化。
于是迅速用大补气阳,升提举陷。
野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3克,炙甘草3克。
黄芪30克,野山药克,益智仁10克,老姜0克。
李飞一下子就看出方子剂量有所不同,而且有些还用野生的。
便问,野山药上哪找啊?
老王说,这是老姜先生特别交代的,如果不用野山药,也有效果,但没那么快。
为了获取野山药,老姜先生,亲自带大伙儿到山谷里采挖,临症试效这野生药材的神奇。
结果一剂就止住了,连吃了十剂,这大学生胃口大开,气色转红润,半个月长了四五斤肉。
后来还送来一张妙手回春的锦旗,这个汤方是救了人的命啊!因此老姜先生把那些山药蛋子,统统收集起来,在姜谷的半山坡上,纷纷种上,让它们日晒雨淋,粗生野长。
只要逢到最疑难的腹泻,长久治不好的,老姜先生还会动用到这杀手锏野山药。
我尝过一次野山药汤,香得不得了,吃一次,一辈子都记得,想起来就回味无穷。
如果这大学生家人不是虚心访医民间,恐怕这条小命都捡不回来。
所以一个出色的医生或学者,要有这样的胸怀,下文铃医,不贵儒医。
这是说,要虚心向下,即便是走江湖,摇铃铛的赤脚医生,他们也有一技之长,都要虚心向他们请教。
不要自以为自己是儒医,文化医,博士教授,就目中无人,高高在上。
岂不闻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
这是民间草泽医有大智慧的表现。
欧阳修得了水泻,太医束手,居然被医牛马的走方郎中,用一把车前子就治好,利小便实大便也。
李防御这位太医,治不好皇帝的妃子,担惊受怕,后来得到走方医的启发,用黛蛤散治好皇妃的咳嗽,因此升官进爵。
四君语:有患者用了这牛大力过后,遗尿就消失了。
家里兴高采烈。
我们想,如果用这平常的四君子汤,配合这些普通的草药,在一个地方成为当地的保护神,不是难事。
正如余师讲,一方面要将古代名方学好,要拜一个学院里的教授讲师学者为师,学习他们做学问挖古籍的功夫。
另一方面还要在当地拜一个民间草医郎中为师,民间草医文化传承,一接过来,你马上就能感受到至贱者无敌,至常者神奇则两句话的威力。
比如j医生也随口拈来《草药总纲歌诀》。
辛香定痛祛寒湿,甘甜生肌补益用。寒苦清凉消炎热,酸涩收敛涤污脓。
比如胃寒冷痛的,像田边山脚,随处都有白花臭草,苏叶,老姜,这些毛毛草草,都有浓厚的辛香之味,对于胃寒痛,那是一把抓,一把见效。
还有老容易反复感冒,老姜先生说,就野山药熬汤,加点苏叶、老姜,比玉屏风散还强,吃几次孩子就雄壮。
再比如老年人关节痛的,四君子汤,脾主四肢关节,将这些药打成粉碎,然后跟苏叶、老姜,用开水泡像泡茶那样,既方便,也见效快。
一吃那种畏寒怕冷关节痛,那种天气预报的现象就减轻或消失了。
为何啊?苏叶、生姜,肺主治节也。
老姜先生把辛香定痛祛寒湿这句口诀,跟四君子汤一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
还有善友问道,慢性鼻炎,疲倦少气,畏寒肢冷,常流清涕怎么办?
用四君子汤加山苍树,在南方没有比这个组合开通鼻窍,强大脾胃更快速的了。
既培土生金,也通九窍。
还有一些中老年人操劳后,经常头痛怕风冷,我们常规会想到头痛不离川芎。
老姜先生说,川芎太拔气了,对于头痛日久的,疲劳加重,用四君子汤加黄荆子。
这味黄荆子是岭南常见祛风的神药。
它身上长有一些小毛毛,那味道辛香得透骨入脑,治疗胃风头风特效,是妇女坐月子首选之药。
你想一下谁最怕风,当然是新产妇了,能把新产妇的风邪祛走,这样的药在民间,j医生称之为月药,就用这月药来治顽固风痛,就是四君子加黄荆子跟老姜。
所谓有毛能祛风,有孔能利水,有刺能消肿,有浆拔毒功。
经过老姜先生在医理验案上的导引后,我们越发觉得这些道地新鲜药材的重要。
请记住道地药材还不够,还要好道地新鲜药材。
为何呢?告诉大家,牛大力、巴戟天,干品的价格根本比不上刚采挖野生的湿品。
我当时很惊讶,这牛大力干品将近一百块钱,湿品不更便宜。
j医生笑着说,湿品价格要更高。
巴戟天干品绝对买不到一斤四百块五百块,但是湿品可以,尤其是刚采挖野生的。
这种刚采挖煮出来的汤水,有一股仙灵气息。
大厨尝了后说,怎么还有沙,我们笑笑说,沙都不忍洗掉,那周围包的泥尘也是药。
就像白花蛇舌草,干品一斤不过数十块钱,而湿品你在菜市场卖,新鲜的一小把,不到二两,就一二十块。
而且潮汕地区人,还非常喜欢掏钱买。
所以在山里有位老农种了山奈,结果收成不大,山奈地里长了一大片白花蛇舌草,它刚要拔掉,药农说,千万别拔,我定期过来采鲜品。
结果那片山奈地,没有收成多少山奈,倒是卖了六七千块钱白花蛇舌草。
为何呢?新鲜的效好价高。
在中药世界里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味药,不如陈皮、枳壳、橘红,那是干品留久一点好。
绝大部分是越新鲜越好。
所以你如果掌握了鲜品药的使用,在临床上你的治病功夫会更上一层,你的疗效会打开一种新局面。
像有位妇人,她手部痹痛,是坐月子时沾到冷水,十年八年都没好,天一冷手指就不过血。
不知道吃了多少补药,都补不下来。
j医生说,那是没有吃新鲜补药。
遂用四君子配合软枝正宗的五指毛桃,根金黄,味奇香。
妇人吃完后,第一剂就有感觉,说,这个手部感受到气血在畅通。
原来五指毛桃不仅补气,它还有通经过骨的作用。
中医的神妙之处,绝对不在于口说,而在于亲身体验,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亲自去尝试这些山里的蜂蜜,野山茶,白花地斩头,五指毛桃,牛大力(又名甜牛力),巴戟天(又名鸡肠风)。
中医既要学医理药性,更要亲自去尝试体验,医学不仅是理论药物之学,更是体验修证之学。
当你尝完牛大力、鸡肠风、五指毛桃后,你明显感受到有力从脚底涌出,不踢腿干活,觉得不快意。
这就是《草药歌诀》上面讲的,甘甜生肌补益用。
这些尝起来甘甜香碰碰的,吃到身体里,肌肉马上为之隆盛,骨骼为之坚固。
可是你在药店买的干品,效果不是差一筹,而是差很多。
所以有人讲到,老姜先生手段独到,一是因为他用了到底药材,用了好药。
其实还有一点,没有讲到的,就是老姜先生他还时常用到新鲜的药。
我以前没想明白,以为古代医生亲自上山采药,是因为没药可用,后来亲自尝这些鲜药后,猛然发觉,真正的草医中医,得到正统传承的高手,他不仅把药储藏在药柜里,市场上,他更多的药是储藏在山里,最好保鲜的绝不是冰箱密封袋,而是十万大山。
那些药草飘香,得到天才地宝加持滋养的极品珍宝,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得到的。
所以有游客经过时,他们惊呆了说,我吃遍天下山珍,怎么没有发现这山里普通的一锅汤,居然如此醉人好吃。
我们笑笑说,你有没有看到这汤是什么汤,柴火,土灶,泥锅,刚采挖的野山药,五指毛桃,牛大力,这煲出来的汤方,一锅在古代连皇帝都吃不到。
这锅汤下去,那是洗心炼髓,超凡脱俗。
所以真正极品的厨师,极品的药师,他手中必须要极品的灵药,这灵药而且需要是新鲜出炉出山的。
留了一天两天,效果都不同,就像岭南的荔枝为何要快马加鞭,送到杨贵妃嘴里呢?
因为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所以杨贵妃吃到的荔枝还不是最极品。
对于极重极顽固恶病的人,除了山居,服用新鲜的良药外,没有哪种治疗效果能跟这比的。
把饮食,运动,药物,风水,心性学问,统于一炉,让病人自种自采自煮自洗自食自力,这样出来的效果根本不是平常人能够想到的。
所以老姜先生的姜谷是个极品养生谷。
未来能让中医扬眉吐气的,莫过于回归道地药材,回归新鲜药材,回归山林田园,回归炊烟袅袅,回归瓦房草屋,回归山水清风。
人之所以多病,就是离大自然之气越来越远了!
回归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