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帝不穿秋裤会导致骨关节炎假的

“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随着秋意渐浓,温度骤降,很多不扛冻的小伙伴已悄悄穿上秋裤。秋裤是众所周知的御寒神器,但近年来却频频受到质疑。网上传言,穿秋裤会让人丧失抗寒基因,这是真的吗?

环境导致性状改变很难遗传

有关吐槽秋裤的网上传言指出,在秋裤的“溺爱”下,人的腿部肌肉和运动神经会退化。只要给三代人连续套上秋裤(约60年),该人群中腿部抗寒的基因就会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据了解,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人,依据的可能是拉马克的理论。作为进化论的先驱,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曾提出过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但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郭佳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曾经有一个经典实验很好地驳斥了拉马克的学说。科学家把老鼠的尾巴剪掉,然后让断尾的老鼠生小鼠,连续切了22代老鼠的尾巴之后,发现第23代仍然长出了尾巴。

“人类进化是很多年的事情,不可能经过短短60年就发生改变,在我的知识框架里面,由外在环境条件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是很难遗传的,可以遗传的是细胞内的核酸物质,包括DNA、RNA。”

郭佳指出,虽然核酸会发生突变,但是细胞会有一系列复杂的机制阻止核酸突变,即使突变发生了,也能在不同水平上修复突变。因此不穿秋裤只是个体抗寒能力的训练,从整体来说,不会导致基因的改变和遗传。

抗寒能力可通过后天锻炼提高

据了解,腿部抗寒除了需要产生热量以外,还与腿部皮肤感知温度的能力相关。简单地说,每个人的皮肤对冷热的敏感程度不同,对冷不敏感的皮肤也可以抗寒。不同地域的人耐寒能力本就不同,如爱斯基摩人长年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其耐寒能力远远高于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群。而且,耐寒能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如游冬泳的人,会比一般人更耐寒,体质也更好。

不穿秋裤易患骨关节炎?误区!

“天冷了就要穿秋裤,否则容易得关节炎”。不少父母都如此教育孩子,那么不穿秋裤真的会导致关节炎吗?

专家表示,年龄、性别、肥胖、过度的负重锻炼、遗传易感等,都会导致下肢骨关节炎的发生和病情的加重,骨关节炎病人也表现得对寒冷更为敏感。但事实上,寒冷、受寒和骨关节炎的发病并没有直接关系。在我国东北、华南等4个区域做的调查发现,寒冷地区人们骨关节炎的发生率并不比其他地区高,而穿不穿秋裤和患骨关节炎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患了骨关节炎,不注意适当保暖和及时添加衣物,就会导致疼痛发作和病情加重。

寒冷为什么让骨关节炎患者感到疼痛呢?田华解释说,由于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变差,因此原本会被血液带走的炎症因子会在关节局部聚集,从而产生疼痛。

相关阅读秋裤其实是“洋货”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爱穿秋裤,觉得很土。其实,秋裤可是舶来品,“洋”气得很呢!据悉,秋裤诞生于北美大陆。在冬季受到北冰洋冷空气侵袭的土地上,人们要穿着御寒用的连体内衣。其样式是将人体上下身全部包住,手脚腕口紧收,几乎等于将秋衣和秋裤无缝结合到了一起,以便确保保暖。

年,一个叫弗兰克斯坦菲尔德的加拿大人发明现代样式的秋裤,并在这一年12月7日申请了秋裤的专利,成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wh/11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