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ww.paisufa.com/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一些中老年人抱怨膝关节痛、上下楼梯、爬山、走远路等症状明显,甚至严重者,蹲下不能自行站立,膝关节逐渐“罗圈”状,这些情况预示着可能是患了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特性的慢性关节疾病。关节的痛、肿、活动障碍逐渐加重,是骨关节炎的三大表现。了解疾病的早期表现,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可有效防止晚期出现的活动不便和可能导致的残疾。
骨关节炎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通常为关节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时加重。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及发紧,也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这个阶段关节活动基本不受影响,但是有点儿“腿脚不太利索”。
中度: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剧,休息时疼痛不能缓解,膝关节在活动时会有“咯嗒咯嗒”的响声,或有磨擦感,有时会有关节绞锁(膝关节弯到一定程度就无法运动,不能完全伸直或弯曲)症状发生。正常的步行、上楼、下蹲等受到明显影响。
重度:关节肿胀疼痛加剧,可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也不能,缓解。关节内因骨赘形成或关节积液、关节破坏,可引起关节肿大、变形,在平地行走也会感到困难。
为什么会发生骨关节炎呢?这要从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说起。关节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头三部分构成。关节头是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软骨光滑,有弹性和韧性,覆盖在关节头表面,是滑动摩擦的直接接触部分。关节囊是一种致密纤维组织,起到包裹作用,关节囊形成一个封闭的关节腔,内衬一层关节滑膜。关节滑膜不断分泌关节滑液,能够营养关节软骨,并起到润滑作用。关节外面还有韧带和肌肉包裹,起到加强和稳定关节的作用。,关节需要承受不断的活动和压力,发生滑动摩擦,所以保证关节的正常活动必须要有结实的骨骼作为支撑、光滑平整的软骨作为接触面,正常关节滑液作为润滑。事实上正常关节软骨间的摩擦系数比冰刀在冰面上滑动的系数还要小。
人在蹲、走、跑、跳时膝关节承受自身体重的压力和冲击力,关节就会磨损。关节具有一定使用寿命,过量、超负荷使用会加速关节磨损。为保护好关节,进入中年以后就应该“省着用”,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设法避免:
1、登山或上下楼梯时,这时膝关节要承受正常站立时3~4倍的压力。
2、打网球时,很多动作是膝关节在受压半屈曲的情况下,发生旋转摩擦,这对关节软骨损伤尤大。
3、肥胖或体型粗壮的人,势必增加关节压力。
4、关节受凉,冬日骑车,寒风易侵入关节使其受寒。
5、骨质疏松,此时骨骼强度下降,承载压力的部分会受压变形,就像房屋的沉降。
6、营养不良,导致骨质疏松、支撑关节的肌肉力量减退,对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