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女厨师手指麻痛10年余,竟因此病

  

  手指发麻疼痛不一定是颈椎病引起的,可能是患上了腕管综合征。医院疼痛专科接诊了一位“双手麻木、手指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5年”的女厨师,她误以为患上了“颈椎病”,“对症”治疗多年却始终无法获得理想疗效,龚琴主任医师接诊检查后,确诊为腕管综合征,并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腕管阻滞术,术后当晚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疼痛消失。龚琴提醒,电脑一族、厨师等是腕管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当出现手指麻痛时需加强警惕,及早到专科就诊。

  据悉,52岁的赵女士是某公司厨房的“一把刀”,18年前怀孕期间出现双手手指麻木、手指关节疼痛不适,麻木以2-4指掌侧为主,疼痛呈针刺样、放电样、麻木样疼痛。她还表示,通常凌晨1-3点手指开始麻痛,每晚痛醒2-4次,而且每次需要起床活动、做甩手动作才能缓解,伴双手僵硬感、肿胀感,握拳乏力,晨起时症状明显,天气变化时、遇冷水时症状加重。近5年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赵女士医院求治,一直以“颈椎病”治疗,效果不明显。

  日前,赵女士经人介绍,医院疼痛专科就诊,疼痛专科龚琴主任医师接诊后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仔细审查了她带来的影像学资料,结合病史和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重度损害),诊断为“腕管综合征”。龚琴分次给赵女士做了超声引导下左侧腕关节阻滞术,阻滞当天晚上赵女士主诉症状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消失,18年来,终于睡上了安稳觉。经过一段时间随访,赵女士双手疼痛症状消失,双手握拳有力、僵硬感消失,只残余手指尖端少许麻木,症状减轻80%以上。赵女士对此次治疗甚为满意。

  龚琴主任医师指出,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其发病诱因尚不明确,多数认为与外伤、职业劳损、胶原性及代谢性疾病以及性激素失调等有关。此类诱因会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氧自由基增加,若诱因长期不解除,则腕管内滑膜呈慢性炎性反应改变,纤维组织增生肥厚,滑膜纤维化,腕横韧带增厚。临床表现为正中神经卡压症状,桡侧手掌和3个半指麻木、疼痛,手指活动无力及血管神经营养障碍的表现,大鱼际出现萎缩。叩击腕部可出现halen试验,Tinel征阳性。该病需要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及末梢神经炎仔细鉴别。

  龚琴还介绍道,腕管综合征在需要手腕用力、腕部做重复动作的职业群体中发病率最高,如电脑操作者、厨师等。此外,清洁工、木工、挤乳工、书法家、画家、音乐指挥家,以及提琴手、钢琴师、胡琴演奏家、雕刻家等均易发生腕管综合征。而除职业伤害外,肥胖、水肿、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脂肪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关节炎等也是易发人群。

  他提醒,如果入睡后出现手指发麻或烧灼痛、麻痛、电击样疼痛而突然醒来;或在生活中时而感到手指麻木疼痛,或动作不灵活,有可能是患上了“腕管综合征”,医院就诊检查。“如果神经长时间受压,出现了大鱼际肌肉萎缩,则表示病情严重,病情恢复比较困难,更需尽早到院就诊治疗。”

  据了解,对于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休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是最重要的缓解方法;若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腕管注射皮质类固醇注射的方法。

  近年来,医院疼痛专科引进超声引导下腕关节阻滞微创治疗,目前已应用于近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通过彩色B超直视下清晰分辨神经、血管、肌腱等腕管解剖结构,精准注射、靶向松解,安全有效!

  龚琴指出,超声引导下腕管注射治疗不但可以精准治疗腕管综合症,而且可以为“腕管综合症”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双重作用,可作为腕管综合症阶梯治疗重要的环节。而对病情严重者,则需要施行腕管切开松解术治疗,对正中神经进行减压。(疼痛专科/文)

专家简介:龚琴

  主任医师、麻醉与疼痛学硕士,资深麻醉与疼痛专家,广东省中医药疼痛学会常委,佛山市中西医结合疼痛副主任委员,先后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徐医附院、医院,从事麻醉与疼痛近二十年,擅长各系统临床麻醉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擅长各系统慢性疼痛及疑难病的诊疗,尤其擅长神经阻滞、微创治疗治疗疼痛,主持广东省卫生厅科研立项2项目,主持佛山市科技局立项1项,获佛山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目,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编委。

  开诊时间:周1、2上午,周4白天

  地点:1号楼三楼楼疼痛专科诊室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进广东佛山再创新局”:点击“阅读原文”有相关精彩H5。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zz/12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