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autoimmuneinflammatorydisease,AID),主要影响受累关节的滑膜及软骨和软骨下骨,引起自身免疫过程导致炎症和受累关节破坏。受影响的RA关节的滑膜主要是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和炎症细胞组成,引起滑膜增生。正常的无细胞滑液逐渐被炎症细胞如活化的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浸润填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T淋巴细胞被认为是自身免疫过程的关键细胞成分。活化的CD4+T细胞刺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滑膜的成纤维样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炎症发生在关节表面攻击下层的软骨和软骨下骨。软骨被高度增殖具有侵蚀性的FLS入侵,通过产生MMP导致软骨的破坏,激活初始破骨细胞进一步损害软骨和软骨下骨,自身反应、炎症和组织再生效率低下共同引起了关节破坏。抗细胞因子治疗已被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生物疗法的关键目标,TNF-α等细胞因子是RA进展过程中主要的炎性介质,因此,大多数RA患者对抗炎性细胞因子的治疗方案有效,局部和系统性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然而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确诊时,很多患者已经发生软骨甚至软骨下骨破坏,以至于关节畸形,此时上述治疗方式意义不大,无法修复已经形成的关节破坏。

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及特性

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以及其他组织中,包括脂肪、滑膜、软骨膜、骨膜、软骨。它有能力分化成三大谱系: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重要的是,间充质干细胞也有能力调节免疫反应,改善血管生成和防止纤维化,间充质干细胞这些独特的性质赋予它们治疗风湿性疾病的潜能。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的调节免疫反应,显示出抗淋巴增殖和抗炎能力。已分化的间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实验也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募集和调节以及维持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表型和功能。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Th1、Th2和Th17细胞,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静脉单次注射间充质干细胞防止了严重关节炎的发生,并且减少了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在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途径方面,研究表明MSC通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PGE2和NO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利用其免疫调节特性,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被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硬化症(MS)和克罗恩病(CD)等。

临床案例举例:

澳大利亚Mesoblast:年,澳大利亚生物科技公司Mesoblast曾报道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令人鼓舞的结果,大约一半(47%)的治疗患者其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得到20%的改善,相比之下,安慰剂组只有25%的患者其类风湿关节炎症状人能达到20%的改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些治疗响应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就能产生。

解放军医院:解放军医院也有收治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的案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40.0%。论文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分析》为题发布在《中国现代医生》,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可明显缓解和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此外,医院、广西医科大学、医院、山东大学等等诸多医疗及科研机构纷纷就此展开相关研究。

目前临床上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软骨、肌肉、神经细胞组织再生;;细胞移植治疗免疫疾病如移植物抗宿主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等。3例接受关节腔内注射MSC治疗严重RA的病例,患者治疗后VAS和KWOMAC评分以及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4例接受MSC移植的难治性RA的病例,随访时间1~6个月不等,其中3例患者的血沉、DAS-28和VAS评分均有改善。

结语

目前为止,临床上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展现出了MSC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潜力。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节省时间。人类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不同时间的遗传学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稳定遗传,不会积聚染色体异常。短期、旁分泌介导的抗炎和抗滑膜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已经得到了证明。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jc/8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