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做好手的卫生很重要,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手污染是造成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据有关文献报道,经手传播细菌造成的感染占所有原因的30%。比空气传播的危险性更高,而彻底洗手可以使感染率下降50%,且成本低。所以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直接、最简单、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
由于血液病患者大多抵抗力低下,极易受细菌的侵袭而感染,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保障患者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
掌握正确洗手方法:洗手有6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右手握住左手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洗手的注意事项:整个洗手过程不应少于15秒
①:使用洗手液洗手(肥皂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引起细菌的生长繁殖)。家庭成员不能共用擦手毛巾,以免洗手后再次污染。擦手毛巾要一人一用、定期清洗消毒,干燥悬挂在水龙头上方,方便取用。
②: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于消毒液浸泡或用消毒液搓擦双手。常用的消毒液有:~mg/L碘伏溶液、mg/L有效氯溶液等。
③:应饭前饭后,上厕所前后,外出回家后应注意洗手。
血液病患者在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发生感染问题,而感染严重控制不住进而发展引起危害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预防性的措施必不可少。
『注』
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您可通过添加以下 血液病病友会
①:已添加 ②:打字不方便的病友可直接在 ③:病友可点击右下角『写留言』输入疑问,内容仅留言者与病友会医者可见,晚间留言次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