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特色格斗体能训练首发于拳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47810.html

本文最先发于《拳击与格斗》杂志年2月号

“战斗民族”一词最早是在漫画《龙珠》里提到赛亚人是天生的战斗民族。而如今俄罗斯人因其勇猛强悍的民族特质获得了这个称号。也正是俄罗斯的这种战斗民族的特质,促使其成为了世界上顶级的格斗强国之一。无论是拳击、摔跤还是综合格斗领域,俄罗斯都拥有大量的人才储备,而且不断涌现出世界最顶级的选手。

俄罗斯的格斗类运动非常注重培养放松、协调、流畅的节奏,以及控制、移动、整体性、意识连贯等素质。俄罗斯的拳手虽然不具备美国某些拳手那样鬼魅的步伐和眼花缭乱的技术组合,但是每一个动作都非常朴实简洁准确有效,常常能够控制比赛的节奏;虽然没有石破天惊的爆发力,但看似轻描淡写的几拳也会常常打晕对手。这一切的效果都来源于他们对流畅节奏的磨练;不只是在专项技术的训练中,在体能训练时一样会注重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因此,俄罗斯的格斗类运动,也形成了许多独具一格的体能训练方式。今天笔者盘点了一些俄罗斯独具特色的格斗体能训练方式,与大家一起学习借鉴。

跑步

跑步是大众最为熟悉的一项体能运动,但是在俄罗斯这里也是有它独特的特点。俄罗斯的拳手非常喜欢户外越野跑,而且有条件的经常会去山林里跑步。户外越野的路线崎岖不平,充满变化,这就要求运动员面对不同的地形时刻做出体位调整的反应,这时候既加强了拳手神经系统的调动,而且也更多地调动了身体深层的平衡稳定肌群。如果坡度比较陡的时候或者是遇到了需要跨越的障碍,就需要身体肌肉更大强度的发力,对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提高,都比平地上或者跑步机更加明显。即使是寒冷至极的俄罗斯冬季,你也能经常看到在很深的积雪里跑步的人。从小适应寒冷的刺激,可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这也是造就俄罗斯人强悍体魄的原因之一。俄罗斯运动员喜欢的另一项有氧运动,与其说是游泳不如说是冬泳,除了是一个很好的有氧训练之外也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空击

你没看错!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格斗训练基础内容,俄罗斯的运动员也做得与众不同。他们经常越野跑进山林之中,然后选定一片合适的野外训练场地,在那里进行徒手和轻负重的空击训练。俄罗斯拳手的空击训练持续的时间非常长,有时可达数小时,这也是造就他们那无与伦比的节奏流畅性的重要原因。在做负重空击的时候,他们有的会拿上小哑铃,有的会就地拿起两个小石块。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点小小的负重并不是为了增强力量,而是手中有重物之后会有更好的拳锋感知,因此重量不能过大,以免影响整体技术节奏。

石块训练

虽然俄罗斯的训练馆大都具备完善的现代训练器械,也确实有不少团队会选择方便开车的户外场地,把器械带过去进行户外体能训练,但是依然有不少选手非常喜欢刚提到的这种老派的训练方式:在户外就地取材以石块为负重,进行综合力量训练。这类训练有时会单独列为一节课,有时会在上文提到的越野跑或户外空击之后进行。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大小不同的石块,小的可以做前抛、背抛、弓步侧推、推举、绕肩、涮腰等动作,大的可以抱起来做负重行走或者是蹲起。石块形状不规则,而且不像健身器械一样方便抓握,控制稳定的难度也更大;所以不止是有身体大肌群的训练效果,对肢体远端小肌群的训练以及各部位的稳定控制能力训练更是尤其优秀。回归室内时,俄罗斯拳手也会选择一些类似石块那样难以抓握和控制的负重方式,会以训练搭档、沙包、假人等为主。他们的沙包和假人不止是训练专项技术才使用,你可以经常看到他们抱着或者扛着做身体训练。

体操

除了体操专项运动员,俄罗斯很多项目的运动员都会进行体操学习,并且长期较大比例地使用体操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身体训练项目。除了上文提到的基础体操动作外,他们还会去学习一些更有难度的动作。倒立行走、倒立臂屈伸、单臂引体、双力臂等,都是常见动作;有时你还会在格斗选手的体能训练中见到一些体操比赛中的专业动作。另外他们格外喜欢滚翻类训练,用它来提高身体整体的协调性,前滚翻、后滚翻、鱼跃前滚翻,滚翻类动作虽然和站立式格斗类运动技术特点相似度较低,但是他们认为整体协调性的提高是对任何运动项目都有利的。因此,这类训练不止经常出现在会有地面动作的综合格斗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站立格斗的运动员也经常会做。

体操训练方面同样会有在野外进行的情况,虽然这确实会受器械场地的限制,因此以做俯卧撑、卷腹、爬行这类常见基础动作为主;还会就地选择合适的树枝进行引体向上、悬垂举腿一类的练习。在做这类练习的时候他们通常会高次数进行,注重磨练发力的流畅性与节奏感。

壶铃

壶铃是非常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一种体能训练器械,深受俄罗斯拳手的喜爱。它与杠铃哑铃最主要的区别是重心的设置。由于壶铃一端是握把,另一端集中主体重量;所以当运动员手持壶铃握把做训练时,它的重心点离人体更远,离心力更大;这就使得手掌会有更强的握感刺激,核心部位需要更强的控制意识。这种特点造就了壶铃对前臂握力小肌群以及核心肌群控制身体的能力具有更优秀的刺激。如果将壶铃倒置,又可以塑造出头重脚轻的器械,倒置手持做动作的时候,便需要更强的肩关节稳定性。壶铃的动作又以摆荡类居多,这类动作不可避免地需要全身协调发力,所以对身体协调性和整体爆发力的提高,也是有非常好的作用。用壶铃做全身性爆发力训练有很多优秀的动作,掌握技术的难度低于奥林匹克举重,却有着类似的动作模式和依然优秀的训练效果。这些特点又共同决定了壶铃训练非常适合格斗类运动员采用。

弹力带

大多数格斗运动员在进行使用弹力带训练的时候,多是进行组合式的空击或者是组合技术打击,也有的使用重型弹力带做爆发式专项力量训练,还有的是放在基础力量训练的时候给杠铃哑铃这一类自由器械加上弹性阻力营造等动收缩的效果。但是俄罗斯的格斗选手,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他们自己的特色。他们会以重复专项技术动作为主,偶尔才会涉及到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他们认为弹力带的拉力可以很好的帮助运动员固定技术角度。例如初学者做动作总是掉手,但如果双手拉住身后偏高处固定的弹力带,弹力带就会在这位运动员做动作时给他一个向后上方的拉力;这既能给技术动作增加阻力,又能避免运动员双手掉得过低。

在用弹力带进行重复专项技术训练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一个阻力非常小的弹力带,非常高次数的重复单个的专项技术动作;每组训练少则几十次,多则次数过百;更高次数的重复一个技术动作,毫无疑问是可以促进这个动作的技术更加协调,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专项耐力训练。

跳跃与空击的结合

这类练习要求运动员跳起在空中的时候做快速的连续出拳动作。这时候的出拳不需要充分的发力,只需要跟整体节奏配合做出快速的动作。当运动员跳起在空中的时候,下肢是无法向地面借力的。这时的上肢做动作,同时还要保证良好的着陆姿势与下一次的起跳;在滞空状态下串联起全身的肢体,既要速度又要节奏与协调;这就比较考验大脑对肢体的支配灵活性以及核心肌群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他们常做的这类动作有:连续直腿跳高空击、连续蹲跳空击、连续波比跳空击等。他们有时候也会不加空击动作,而是在跳跃本身做文章。例如:跳跃转体、背对跳箱转体跳上、3-5次脚踝小跳加一次直腿收腹跳(手触小腿或者脚踝)等。同样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以及做动作的节奏感为主。同时这类项目也是很好的基础耐力训练。

综上,俄罗斯拳手有自己特色的体能训练和他们特有的技术特点,技术协调流畅,重视节奏与控制。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以为俄罗斯拳手的体能训练只做直接服务专项的功能性训练,他们同样是非常重视基础体能的。完善的基础体能训练,才是造就战斗民族强壮身体的基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jc/13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