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放血疗法浅谈

刺络放血的概念:根据病人的病情,运用特制的针具刺破人体的一定穴位或浅表的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或淋巴液,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方法。也称为刺络、刺血络。

此法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在临床上常常是立起沉疴,顿消痼疾,具有药物和其它针法所不能达到的显着疗效。提倡刺血疗法使用得当对人体无损害,又可减免某些中、西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它属于现今的自然疗法之一,另外放血疗法的历史渊源也非常久远。

如:《内经》有四十余篇涉及刺络放血专篇:血络论、刺论;《素问·血气形志》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泻有余,补不足。《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素问·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故历代医家在临床上大多沿用放血疗法来解除病人的病痛,比如,汉代:华佗刺络治疗红丝疔;唐代:秦鸣鹤刺百会治疗头痛;金元:张子和刺血治疗目赤肿痛;明代:杨继洲针刺放血急救以治疗中风;清代:傅青主刺印堂治疗产后血晕;郭子邃针刺放血急救痧症;叶天士刺委中治咽喉肿痛。现代临床常用于解表泄热,镇痛消肿,解毒化瘀,镇静安神,醒脑开窍等病。

放血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明确,它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变经络中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从而达到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

特别是以下情况,如脑外伤或自发性脑出血,脑梗塞,脑炎等原发或继发性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在这里主要阐述放血疗法对以上病症引起的患者头痛头晕,烦躁不安,高级脑功能缺失或低下,昏迷或兴奋性不高等情况的调节作用。在对其泻热消瘀、活血通络、开窍启闭、护脑醒神功效的手十二经井穴刺络放血疗法进行深入研究中表明,这种疗法对脑血流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明显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急性缺氧状态,缓解乳酸堆积造成的酸中毒,加強腦細胞膜的通透性,减轻因细胞外钾、钠离子失衡引起的脑水肿的发展,起到保护脑细胞,急救中风的作用。

另外在现代临床研究中表明,人体血液中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密切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认知,脑细胞的抑制和兴奋,而血液中一氧化氮含量的调节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血管内皮的刺激。

而放血疗法就是通过点刺穴位血管而使血液中生成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素,血栓凝吸收因子等物质。而这些物质的生成对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情绪意识的影响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手足末端的井穴本身刺激量就比较强,所以使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更加的直接迅速且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李松芝--薄智云薄氏腹针疗法的特点及优势介绍

腹针疗法与宗筋落脏理论的结合运用”的通知

一、疗法介绍:

腹针是通过针刺以神阙(肚脐)为中心的腹部穴位来调整气机,平衡阴阳,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腹针疗法发明人薄智云先生总结出,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神阙为调控系统,提出了:“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调控系统”的理论依据。特效腹针专家郑怀玉老师的多年临床研究精华更具有独到之处。

腹部包括许多重要脏器,并分布着广泛的气血经脉,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此在腹部施针可治疗各种内外科疾病和急慢性全身性疾病,且疗效显著。

腹针的特点:

1、简便:只用20左右个穴位,易学易掌握。

2、无痛:不要针感,基本无痛。老少皆宜。

3、安全:在腹部浅层扎针,绝对安全舒适。

4、高效:腹针具有治疗周期短,疗效稳定快速的优势,对各种病症有立竿见影的疗效,尤其对疑难杂症有意想不到的确切疗效,很多学员会惊呼太神奇。

5、治疗范围:腹针适应范围广,涉及病症多,对内科病如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头晕耳鸣,糖尿病,胆囊炎,胰腺炎,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眼底病,老年痴呆,痛风,四肢寒凉,手足不温,静脉曲张,带状疱疹,抑郁症,肥胖症,便秘,胃肠病患;外科病如颈椎病,颈肩痛,上下肢痛麻,腰间盘突出,腰背部酸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踝关节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病,关节扭伤,网球肘,偏头痛等;妇男科如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移位症,盆腔炎,宫寒不孕,更年期综合症,失眠,健忘,盗汗,潮热,男性性功能障碍,阳萎,肾虚精少等,儿科如脾胃失调过胖过瘦,小儿假性近视等;美容科如面部雀斑,黄褐斑,肝斑,痤疮,青春痘,红血丝,激素脸,肥胖,美化妊娠纹,手术刀口疤痕等,让广大爱美之人在对全身疾病进行调理的同时,还可达到修复形体,减少皱纹,减肥减龄的效果,对于临床以做手法为主的按摩师也是个可以减轻体力劳动。

本课程讲授落脏理论在腹针的应用,相关疾病的特效穴位的应用及个人在多年临症中积累的望诊心得,通过望舌,望手,望脐,望腹,让学员当天就会诊病断病治病。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让学员进行动手操作,让没动过针的学员可当场学会扎针。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jc/12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