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冶镇三教村这里是二龙戏蛛之地,侯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这里是“二龙戏蛛”之地,侯氏历史上出过十九个皇帝驸马(女婿)。

三教村位于下冶镇东北部,是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15个村民组,分别是:马勺沟、井沟、好汉坡、后洼、东沟、岔沟、东头、西头、南街、南河、西庄、上庄、前庄。户,总人口人,土地面积总计约多亩,其中耕地面积约多亩,薄皮核桃种植面积占地多亩。

村中第一大姓为李家,第二大姓为赵家。五保户有五户,低保户有14户,年收入低于元收入的贫困户约占30%。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种粮和零散养殖赚取。年三角村被下冶镇政府评为“道路硬化先进村”、“农业产业化调整先进村”、“招商引资先进村”。

历史记忆:探访侯家寨

适逢周末,我们应济源姓氏学会侯士军会长的邀请,前去下冶考察侯家寨。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侯会长的女儿侯元珍压抑不住回老家的兴奋,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侯氏家族曾经的辉煌。他们的谈论中不时提到一些专用词“忌冬侯”。什么是忌冬侯呢?每年冬至这天,这里姓侯的人忌讳用油煎炸食品。凡是这支的侯姓人俗称为“忌冬侯”。为何要忌冬呢?据考证,侯姓始于西周文王姬昌之后,西周初年,侯氏之始祖侯缗,被封在山西翼城为王,建立晋国。公元前年,曲沃武公攻下晋国,在冬至这天,将侯缗下油锅煎炸杀害。所以,这一家族侯氏后纪人,在每年冬至这天不准用油烹炸食品,以示敬祖先。

我们下车便直奔大岭(原属三教)聂家大院,约好的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已在屋里等着我们了,这位是村里的最长者,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讲起话来,娓娓道来,真看不出他已88岁高龄了。他给我们讲述有关三教村侯氏族人的惨烈故事。

侯氏历史上出过十九个皇帝驸马(女婿),元末的一个侯大德驸马老家就是三教村的。元朝末年,红巾军的首领刘福通,推立白莲教领袖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发动暴乱,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小明王造反”。小明王的军队攻占许昌、洛阳后,开始清剿黄河对岸的济源。侯驸马到老家三教村筑候家寨据守避难,被小明王的军队包围,久攻不下,他们就血洗三教村侯族人氏。他们抓住人就问,只要是姓侯的,就拉出去砍头。砍下的人头颅埋了十二亩地,难以想像当时的惨状。有一些人聪明,说自己姓李,暂时逃过一劫,随后他们逃到各处生活,其中现在承留西官桥村有的姓李人就来源于三教村侯氏。

老人讲到激动处,站起身来,非要带我们到十二亩大老坟那儿看看。他儿子开车拉着他,我们一行人来到村东,在“好汉坡”前停下车。另一位村里长辈指着不远处的那棵桐树说,那儿就是十二亩大老坟,我们耕地时,经常会犁出头骨。有时一铁锨下去,还会出现一堆的头骨。他说着说着,神情凄然。又指着稍上面的小土堆说,这就是侯大德驸马坟,上世纪60年代整地时,发现有砖券墓、大石门、盗洞。当时没有报请文物部门发掘,也没有进行修整,只是将它深埋在黄土下面。

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是一抹血泪浸泡的岁月,今天,当侯氏的后人小心地揭开那重重的伤疤时,我们这些旁人都感到彻骨的疼。中了邪教之毒的官兵,砍下无辜百姓的头颅,填满十二亩的大坑,谁之过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们回到村头,聂老爷子兴致尚浓,又给我们讲起了三教村。三教村为何能出侯驸马,因为这是块“二龙戏蛛”的风水宝地。他指着远处的山说,北边那道山岭,是一条公龙。南边那条山梁,是一条母龙。村西的高地,是一只巨大的蜘蛛。所以称“二龙戏蛛”。

三教村是个盆地,土质红色坚硬,有升窝出斗炭之说。村西头有一处洼地,当时人叫它谷沱洼。传说这里的水四季不干,水里住着一个水晶兽。老人给我们吟出了当地的顺口溜,“石门外面洗澡潭,一只水兽在里面。水兽是只金蛤蟆,神通广大有灵验。驸马上朝要见圣,骑上水兽往京窜。”老人说,驸马爷拿出一个刚出笼的馒头,骑上水兽,边吃边进京,到京城了,馒头还在冒热气……

这时,周围的邻居,得知我们的到来,有人送来了西瓜,有人送来了刚从地里掰的玉米,有人从院子里摘下脆甜的桃子........。

候家寨在对面的崖头上,前面无路,只得沿峭壁开辟新路,山上长满了带刺的对尖木和荆丛,很是难走。好在,有几位族人用镰刀开路,到了寨门口,一个巨大的斗蜂窝挂在酸枣树上,扼守寨门,很多斗蜂飞来飞去。开路人叮嘱我,千万不能跑,也不要招惹它们,斗蜂能。我们深信这个美丽的传说,我也信这个佛、道、儒三教融合的村子是块风水宝地,否则,经过血雨腥风洗礼的三教,何以还能有这样淳朴的民风。

现在,我们更急切地想去看侯家寨了,想看看这个保留三教侯氏余脉的地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山了断崖处,只见不远处一个孤零零的山头,矗立在大峪峡谷中,三面是水,只有一面有极窄的要人命,是真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挪过去,我不小心竟踩到了獾的粪便,这里也太人迹罕至。突然,我眼前一亮,在几块光秃秃地石板上,竟长了好多好多的“瓦星星”。这只有在破旧老屋的房顶上才见过,没想到,今天在这儿见到了,还长得这样旺盛,这样肥硕,寨。侯家寨在大岭村东,离这里还有五里路。我们告别过聂老爷,早有几个侯氏族人拿着长镰短刀,在村头等我们。大家坐车到大岭村,走了一段路,到真是开眼了。在大家认为几乎不可能存活的地方,它以顽强的生命力,迸发出生命的星光。

终于到了侯家寨,寨顶不大,约七百平方米,呈长圆形,地势平坦,长满了的荆丛。在荆丛下面,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砖头、瓦块,有汉、元、明、清代的。带路人说:早些年,当地人扒去古建筑,担走砖盖房修屋,曾在上面捡到过箭簇,也印证古代发生过战爭,大家唏嘘不已。寨三面悬崖陡壁,看看提心吊胆,山崖边有墙,内有房屋,有寨门,还有天然石匣门,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形,因是候大德附马率人筑建,所以称:候家寨。如今候家寨已失去当年的韵味,表现的荒秃,可山崖下的野韭菜花开得正艳,一丛一丛。伸出在断崖边,还长了好大的一片射干,这是优良的中药材。

这里宝贝众多,侯氏一脉凭借这一天险,不但得以存活,而且还像这里的“瓦星星”一样,在艰苦的环境里活得更加灿烂。我们心里涌动着,对不屈家族的赞叹,对顽强,生命的敬畏。

这里奇险无比,风景秀丽,下面是大峪河,两个水库边树木衬映,萝弯崖光滑直壁、北有秦岭余脉,沟豁重叠,东有天仙配董永坟、遇仙沟、王氏古仓、苗姓发源地,南有侯家洞,大崖头,西有风口、聂大汉遗物、聂家祠,三教村现存汤帝庙、侯家祠等景观,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浓厚,是一处未开发的景区。

传说这里的神很灵,一位开路候姓人说:“小时头上出浓泡,很多医生治不好,听巫婆说去候家寨敬神才会好,结果来敬后应验好了。今天听说来这,特意拿些香泊,点然、磕头感谢。可稍不慎,燃起大火,幸亏大家努力朴灭,不然将若大祸。”

天虽很热,大家汗雨淋淋湿透了衣服,但看到这样的美景心中非常兴奋。候会长说:“由于城镇化建设,乡村人少了,古代流传的资料要消失,准备了很长时间,约定了不在家的年长者,邀请你们文人看一下,把这文化写一下传承下去。”我说:“我来过多次,没有人给我说过候家寨,看来还有很多文化没发掘出来!”

(卢化南张效峰.8.5)

敬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zz/9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