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不够宽试试哑铃侧平举吧掌握5个细节

大家好,我是老胡

最近有粉丝朋友跟老胡说,健身三年了,肩部一直练不好,三角肌还是老样子。也没有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束,围度小,不显肩宽。看别人非常立体,有包裹感的虎头肩非常羡慕。自己一直都是系统训练,为什么一直练不好呢?是不是使用的动作不对?让老胡推荐几个能够把三角肌快速练起来的动作给他。针对这位朋友的困惑老胡想说,即使是奥林匹亚先生训练,使用的也是这些常用动作。并不是动作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们对动作细节把控不到位和训练计划不合理导致的。今天老胡就针对这个问题,和大家聊聊关于三角肌中束的训练方式,通过最常用的动作——站姿哑铃侧平举来给大家讲解。

一哑铃侧平举的作用

在针对肩部肌群的训练中,一般使用推举或平举类动作为主。这和三角肌的功能和特点是分不开的。

我们的肩部肌肉由三角肌构成,分成前束,中束和后束三个部分。三个部分连成一体形成多羽状肌,都终止于肱骨。主要功能为承重,并可使臂部向各个方向精确移动。

因此三角肌的特点就是力量大,肌纤维多方向性,耐疲劳。

我们采用推举类动作的目的,就是锻炼三角肌的承重性,并对它进行大重量锻炼,例如:站姿杠铃推举,坐姿哑铃推举等。

针对它“肌纤维多方向性,耐疲劳性”的特点,又需要我们使用多次数训练方案。例如:哑铃侧平举,哑铃前平举,俯身哑铃侧平举等。

三角肌的具体功能之一:”肌纤维收缩时,可以使上臂外展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动作:”哑铃侧平举”,就是利用三角肌的这个功能而设计的。通过上臂外展来达到锻炼三角肌中束的目的。

另外,通过姿态调整,也可以对三角肌前束和后束带来一定的锻炼效果。

二如何做好哑铃侧平举

先来看看动作过程: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微屈膝,双手掌心向内持哑铃放在体侧,挺胸收腹,肩胛骨下降,沉肩。呼气,开始向心收缩,双臂外展举起哑铃,肘关节微屈锁定,至上臂平行地面为止。吸气,开始离心收缩,回落至起始位置。

1收紧核心

做动作时收紧核心肌群,是除腹肌以外几乎所有训练动作必须要做的一个环节。

哑铃侧平举的训练,除了挺胸收腹这个必要的步骤以外,肩胛骨的状态是重中之重。

很多时候我们做哑铃侧平举,结果三角肌中束的锻炼效果不佳,原因就是肩胛骨的位置不正确导致斜方肌发力造成的。

肩胛骨位置的变化,决定了斜方肌发力位置的变化。

做哑铃侧平举时,如果我们的肩胛骨有“后缩,上回旋”的动作,那么斜方肌上束和中束(下束也参与发力,但极小)就在发力,说明你一定耸肩了。

正确的做法是,在发力时将肩胛骨下降,并在整个过程中尽量保持锁定的状态。

此时肩胛骨在下降的同时会略微后缩,说明斜方肌下束会少量发力。我们无法避免斜方肌完全不发力,但可以尽量减少它发力的比例,提高三角肌的训练效率。

2向心收缩幅度

老胡在健身房看到很多人做侧平举时,哑铃向上抬起的幅度都不尽相同。很多人在上臂与躯干呈70~80度左右时就停止了动作。

根据相关研究,三角肌在手臂外展的动作中,外展角度(与躯干)低于60度时效率最低,外展90~度之间时收缩效果最大。

受到力矩的影响,推举类动作要做到度才是最好的,而平举类动作最佳的角度是90度,如果超过90度,肩胛骨会“后缩,上回旋”,斜方肌就会大比例参与发力。

因此在向心收缩时,要做到上臂与躯干呈90度的位置上(上臂与地面平行)是最佳的。

3离心收缩幅度与运动轨迹

很多人在离心收缩时,任由哑铃自由落体式下落,在哑铃接触身体侧面的一瞬间,利用千张反射和伸膝的力量将哑铃再次举起。这样做就削弱了负荷对三角肌纤维的锻炼效果。

肌肥大训练更重视离心收缩的过程,要求在整个离心收缩过程中,对哑铃做到有效控制。

所谓有效控制,是指在哑铃下落的过程中,发力肌群持续保持紧张状态,感受肌肉纤维被逐渐拉伸。

正确的做法是:用三角肌中束控制住哑铃下落的速度,保持肌肉纤维持续紧张,当哑铃下降至上臂与躯干接近时停止下落,开始继续向心收缩,直至完成整组训练。

另外,在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的整个过程中,肘关节保持微屈状态的同时,上臂始终要与身体侧中线平行(冠状面)运动,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三角肌中束发力。

另外做动作时,将哑铃放在大腿前侧,三角肌前束会参与发力,将哑铃放在身体后侧,三角形后束会参与发力。放在身体两侧时,三角肌中束主发力。

4重量的选择

很多人把哑铃侧平举当做一个大重量动作来使用,经常看到有人拿15公斤到20公斤,甚至更重的哑铃做侧平举。当然,如果你的力量和奥赛选手的力量不相上下时,用这个重量也算合理。

但我们普通人做这个动作时用这么大的重量,只会借用伸膝,牵张反射,收缩肩胛骨带动斜方肌发力一起完成动作。

这样做就把哑铃侧平举这个孤立动作做成了大重量复合动作,失去了侧平举的锻炼意义。

前文我们讲过,三角肌是羽状肌,具有耐疲劳的特性,并且由于力矩的影响,在动作标准的前提下,使用较轻的重量已经能够对三角肌中束形成较强的锻炼效果。

建议使用不超过个人哑铃坐姿推举10rm的25%的重量即可。

例如:哑铃坐姿推举10rm是30kg,那么最多使用不超过30kg*25%=7.5kg的重量就可以了。

5训练计划

根据相关研究,肌肥大训练使用中等重量,中等强度进行训练,也就是选择8~12rm的重量,每组8~12次效果是最好的。像胸肌,背肌和大腿肌群都适合这种训练模式。

但是也有一些肌肉属于小肌群,由于活动频率较高,因此需要使用小重量,多次数的训练模式,如小臂,小腿,腹肌,肱二头肌等。

三角肌是比较特殊的,由于三角肌的特点就是力量大,肌纤维多方向性,耐疲劳,因此针对三角肌的训练需要使用大重量的推举类动作,和轻重量,多次数的孤立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因此在使用哑铃侧平举时,最适合的就是轻重量,多次数,多组数的训练模式。

使用常规组训练时,每组20次~25次为宜,做6-8组。

特别推荐使用超级组训练,尤其是对于有一定基础,遇到训练平台期的训练者。

超级组计划:准备7.5公斤,5公斤,3公斤,2公斤哑铃各一副(具体重量以自己实际能力为准,可参考上文推荐的方法)。从7.5公斤开始,每个重量做25次,中间休息30秒,依次完成4个重量的练习,共计次算一组,共计完成3-4组。组间休息60-90秒。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疯狂,当你做起来就知道,三角肌的耐力真的比想象中还要强悍!

建议先做大重量的推举动作再做超级组。

三总结:

三角肌具有力量大,肌纤维多方向性,耐疲劳的特点,因此我们除了使用大重量的推举动作以外,还要使用哑铃侧平举这种小重量,孤立动作对它进行强化训练。

做哑铃侧平举的时候,首先是收紧核心肌群,此时的重点是要注意肩胛骨的位置,要将肩胛骨下降,这样才能减少斜方肌发力。

向心收缩时呼气,要做到上臂与地面平行的角度,此时是三角肌中束发力的最佳位置。

离心收缩时吸气,要避免哑铃自由落体式下落,以及千张反射和伸膝借力。当哑铃下降至接近体侧时停止下落,全程保持对哑铃的控制。

选择不超过个人坐姿哑铃推举12m的25%的重量即可,训练时采用每组20~25次的训练模式。

有一定基础或遇到训练平台期的训练者,可采用超级组的模式。

最后要注意训练的循序渐进以及动作的准确性。

我是老胡,我爱运动,每日健身干货分享,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zl/14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