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
肩关节半脱位,这个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经常会听到一些患者家属及治疗师们对半脱位的处理疗效不乐观的反馈。我想一种好的处理思路还是来源于对肩关节半脱位的认识。
1.肩肱节律
我们知道,盂肱关节运动时,各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间也产生相互协调配合的运动,为此把这种相互协调配合的运动称“肩肱节律”。需要注意的是此节律仅在盂肱关节的外展、前屈才产生。在盂肱关节外展30度或者前屈60度时,肩胛骨不产生运动。
在盂肱关节外展大于30度或者前屈大于60度后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即肩胛骨的旋转运动)产生运动,在外展致度之内,盂肱关节与肩胛骨运动范围比2:1;而大于度时,盂肱关节与肩胛骨运动范围比1:2。在盂肱关节外展到全范围度时,其实有度的运动是盂肱关节,60度是肩胛骨(25度抬高胸锁关节+35度上转动肩锁关节)。
2.肩胛骨的旋转力偶
肩胛骨的旋转力偶是盂肱关节与肩胛胸壁关节的节律性所产生的。肩外展前度,主要是斜方肌上部纤维和前锯肌;而外展后80度是斜方肌上部纤维和斜方肌下部纤维。
3.肩关节的稳定组织
SITS肌群——分别是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动态结构)
肩胛骨稳定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等;(动态结构)
盂肱关节囊韧带、喙肱韧带、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关节盂唇。(静态结构)
4.分析影响肩关节半脱位的因素
肩关节的稳定组织功能低下(肌力、张力降低,关节囊及韧带松弛)
肩肱节律紊乱
姿势位置异常(肩关节前倾、躯干前屈、骨盆倾斜及下肢因素等)
肩胛骨旋转的力偶不协调
5.处理思路(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预防肩脱位(宣教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床上坐姿、端坐、患侧卧位、健侧卧位等)
适当处理
肩吊带(在此仅是为了增加患侧肢体的意识,文献报道并没有对半脱位产生太大作用)
在早期活动患肩不宜过90度(之前有看到过只要没有疼痛就大范围活动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此时节律紊乱)
转移或行治疗时不要牵拉到患侧手臂
KT的应用
c.刺激肩关节周围的稳定组织(徒手或电刺激稳定组织的肌力及张力)
d.姿势调整(头部、肩胛骨、胸部、骨盆、核心稳定肌群及下肢,贯穿整个治疗周期)
为此肩关节半脱位是多因素所致,需要全面
↓吃什么能改善治疗乳腺增生乳腺增生能根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