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举不高,比五十肩更多人会得的肩夹

造成肩膀疼痛及活动限制最有名的是五十肩,然而根据统计,肩夹挤症候群才是造成最多肩膀疼痛的凶手,占所有肩痛的三分之一。

多数肩膀疼痛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感觉肩膀痛或是“夹到了”一下,只要肩膀动一动会改善,或是痛个一、两天好像就不痛了,于是没放在心上。事实上,这个“夹到”的感觉,就表示有肩夹挤症候群,占所有肩痛的30~35%。

为什么会有“肩夹挤”?

长时间、重复以手高举过肩,是导致肩夹挤症候群的危险因子。例如“手上举”搬运物品到高处,或是一般家庭主妇拿长柄刷洗窗户、伸手拿高柜里的物品、反复举手过肩的运动者……

因此,不管你是从事一般工作、健身爱好者或运动员,都可能罹患肩夹挤症候群。以运动员而言,自由式游泳选手、棒球投手、网球及排球选手等,都是肩夹挤症候群的高风险族群。

手抬高及肩膀各个方向大角度的活动,需要旋转肌袖、肱二头肌等肌群的共同合作,如果肩关节稳定度不佳,可能造成肌腱挤压到周遭组织(包括肩峰、喙突或韧带),进而使类似缓冲垫的滑囊发炎,甚至肌腱损伤。

身体为了避免肩膀内侧肌肉被夹挤,会在抬手臂时,偷偷加上轻微耸肩的动作避开被夹挤,转而召唤肩颈肌肉(斜方肌及提肩胛肌)帮忙。然而时间一久,棘上肌的使用量降低,肌力开始下降,反而使肩颈肌肉帮忙的频率愈来愈高,被拖下水帮忙久了,肩颈肌肉往往硬的像石头,但该工作的肌肉反而肌力不足。

肩夹挤发生在运动员身上的原因,多是过度与重复使用。运动员若有肩夹挤症候群而不处置,可能造成肩膀无力、慢性疼痛,甚至动作失衡影响运动表现。然而不只是运动员会有肩夹挤症候群,久坐办公桌前的上班族,长期处在圆肩的姿势,让前胸肌力失衡(胸小肌紧绷、下斜方肌及前锯肌肌力下降),也会使棘上肌滑过的信道狭窄,进而发生肩夹挤及肩颈紧绷。

运动训练示意图

1.棘上肌的肌力训练

方法1:脚踩弹力带中央、手抓两侧,双手往外上、出力拉弹力带,抬高到腹部高度维持住,维持10秒算1次,连续做10次算1组,一天至少做5~6组(图1左)。

方法2:找墙壁当阻碍物,可以单边操作而且随时可练,训练时间及组数同方法一(图1右)。

2.肩膀的活动度训练

手向前抬高到90度,保持这个角度以手臂「画圆圈」,顺时针5圈、逆时针5圈(图2-1)。

接着,再向上抬高到度,同样做顺时针5圈、加上逆时针5圈(图2-2)。

肩部疼痛久久不好,试试肌筋膜神经松解术,帮助你解决疼痛困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zl/14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