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艾灸十一艾灸治疗关节炎

一起学艾灸(十)艾灸治疗鼻炎

一起学艾灸(九)艾灸治疗失眠

一起学艾灸(一)基础知识

“一起学艾灸“系列,小编会整理出10个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今天讲的是关节炎的艾灸方法。

(十一)艾灸治疗关节炎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的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前期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累及大关节(膝、肘关节等),常不发生关节畸形,可伴有发热、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症等,西医检查抽血查抗O是阳性的,多为链球菌感染。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前期常有反复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而后先有单个关节疼痛肿胀,然后发展成多个关节疼痛肿胀;病变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且左右基本对称,多伴有晨僵现象;病程大多迁延多年,症状反复,后期可出现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甚至致残。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表现虽不同,但发生原因多与感受寒邪或热邪有关。传统医学将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痹证”范畴。

黄帝内经曰:“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杂合伤人形成痹病。其中风邪偏盛的叫做行痹,寒邪偏胜的叫做痛痹,湿邪偏盛的,叫做着痹。”“痹病发生在骨则身重;发生在脉则血凝涩而不畅,发生在筋则屈曲不能伸;发生在肌肉则麻木不仁;发生在皮肤则寒冷;如果有这五种情况,就不甚疼痛。凡痹病一类疾患遇寒则筋脉拘急,遇热则筋脉弛缓。”所以,关节炎很适合用艾灸治疗。

较常见的寒证型——寒邪袭入,从而导致寒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其症状为: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淡,苔白。若会号脉,则能感觉脉沉弦而紧。

选穴:阿是穴、关元、中脘、神阙、命门、肾俞、足三里

阿是穴:关节疼痛处。

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主要目的是补益元气,正气充足后则百病不侵。肾俞主骨,骨性疾病可以艾灸肾俞,灸肾俞区有强肾的功效。对肾脏、内分泌、骨头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都有治疗作用。是治疗类风湿的首要选择。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寒大的患者,在不上火的前提下可适当延长时间,自己灵活掌握)灸至局部皮肤灼热红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需要在天气变化之前施灸,尤其在天气转凉之前施灸。

热邪袭入,留于关节,亦会导致热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其症状为:肢体关节红肿,灼热剧痛,关节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多伴有发热、怕风、口渴、尿黄、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燥。若会号脉,则能感觉到弦数的脉象。

选穴:关元、曲池、大杼穴、阳陵泉穴

关元穴:人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灸关元穴能引火归元,存阳气于体内,防邪热之火外散致病。

曲池穴: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拇指一侧)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灸曲池穴能通络活血而止痛。

大杼穴:在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灸大杼穴能强筋健骨、清邪热。

阳陵泉穴:位于人体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灸阳陵泉穴能强健腰膝,腰膝筋骨强健,自然邪不可侵。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可间隔3~5天。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在关节肿痛明显的急性期,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但是,一旦肿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对无明显关节肿痛,但伴有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者,应鼓励其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yy/6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