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豌豆(别名落豆秧、山黑豆、透骨草)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植株被疏柔毛,稀近无毛。主根粗壮,须根发达。茎具棱,多分枝,细软,斜升或攀援。偶数羽状复叶,长5-12厘米,几无柄,顶端卷须有2-3分支。
本种为优良牧草,蛋白质可达10.2%,干燥茎呈四棱形;质脆易折断。叶为双数羽状复叶,多卷曲皱缩,叶轴先端有卷须。残留小花呈蓝色或紫色;偶有荚果,呈棕色或深棕色,内含黑色种子。气微,味淡。民间药用称透骨草,有去湿,风湿关节痛、腰腿疼痛麻木、清热解毒之效,为疮洗剂。
山野豌豆叶繁茂,每株有复叶30~80个,每复叶有小叶8~14个,苗期小叶面积为1平方厘米,花期为2平方厘米,叶面积系数可达3~5。盛花期亩产青草~千克。由于叶量大覆盖度大,有利于保持土壤表面水分,据测定,在相同条件下,山野豌豆覆盖地面的土壤表层含水率比紫花苜蓿高0.32%,说明山野豌豆茎叶稠密,可减少水土表层的蒸发。山野豌豆根系发达,入土深,可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故比较耐旱,其耐旱性能可和沙打旺媲美。
全草:甘、苦,平。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闪挫伤,无名肿毒,阴囊湿疹。
1.治风湿痛:山野豌豆、菖蒲适量,煎水熏洗。
2.治无名肿毒:山野豌豆适量。研细末,用蜡调敷。
3.治阴囊湿疹:山野豌豆、花椒、艾叶各15克。煎水熏洗,每日一次。(选方出《吉林中草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