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堂关节炎的中医治法及日常调护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第一药店·药店人(yaodianren)

痹病亦称为关节炎,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

肢节痹病是因为肢体经络被风寒湿热之邪闭阻,导致气血不通,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痠楚、麻木、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但在临床上,关节炎(痹症)会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来作不同的命名

类风湿性关节炎

1.肾虚寒盛证

症状:

腰膝酸软,两腿无力,易疲劳,不耐劳作,喜暖怕凉,膝、踝、趾、肘、腕、手指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变形。晨起关节发僵,筋挛骨重,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变形。

舌苔多白脉象多尺部弱、小沉细,余脉可见沉弦、沉滑、沉细弦等象。此乃肾虚为本,寒盛为标。

治则:补肾祛寒,化湿散风,祛瘀壮骨。

用药推荐:昆仙脉胶囊,一次2粒,一天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3个疗程。

2.肾虚脾弱证

症状:

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变形,肢体重着,腰膝酸痛,易疲倦,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喜暖怕凉,胸脘痛闷,纳差,大便稀溏或便秘。

舌淡苔白,或兼腻,脉沉细濡或滑,尺脉弱。

治则:补肾健脾,散寒除湿。

用药推荐:参苓白术颗粒,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益肾蠲痹丸,一次1~1.5袋,一天三次。

3.肾虚湿热证

症状:

可见多个关节肿痛,痛处用手摸之有发热感,喜凉爽,皮肤不红,常伴有腰膝乏力,晨僵,也可有轻度身热或下午潮热久久难解,关节自感蒸热,痛发骨内,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变形。

舌苔黄腻或浮黄,脉象滑数或沉弦细数,尺脉多小于寸脉。

治则:补肾清热,化湿通络。

用药:湿热痹胶囊,一次4粒,一日三次;知柏地黄丸,一次8粒,一日三次。

4.肾虚痰瘀证

症状:

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刺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关节局部肌肤色黯、或有瘀斑。关节漫肿日久,按之稍硬,或有痰核、硬结出现,或肢体顽麻重着。

或见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屈伸不利,面色黯黧,严重时痛呈剧烈,缓解时疼痛程度多呈现隐痛。腰膝酸痛,易疲倦,喜暖怕凉,眼睑肿胀,或胸闷痰多,或唇黯红。

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细涩或弦滑尺脉弱。

治则:补肾壮骨,涤痰逐瘀。

用药:大活络丸,一次4粒/1丸,一日三次;金天格胶囊,一次3粒,一日三次。

并发症:骨质疏松、低热、白细胞减少、贫血、虹膜炎、蛋白尿、肌酐与尿素氮增高、肺损害、慢性肠炎等。

日常调护

宜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如:奶制品,禽蛋类,肉类,鱼类,豆类等。

宜适量选食富含维生素ECAB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豆芽,紫菜,海带,木耳,干果,西红柿,橘柑等。

适当锻炼,注意保暖。

宜多食钙、锌的食物。

少食高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食物,少食烟酒,咖啡,浓的饮料,少食刺激性强的食物。

痛风证

1.湿热蕴结证

症状:

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发病急骤,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用药:痛风定胶囊,一次4粒,一天三次;四妙丸,一次1袋,一天二次。

膏药:四黄水密(或消肿止痛膏)

2.风寒湿痹证

症状:

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皮下结节,或痛风石,风邪偏盛则关节游走疼痛,或恶风发热等;寒邪偏盛则关节冷痛剧烈,痛有定处,;湿邪偏盛则肢体关节重着疼痛,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

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用药:寒湿痹颗粒,一次一袋,一日三次。

膏药:代温灸膏

3.痰瘀痹阻证

症状: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刺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黯或溃破成瘘管。

舌淡胖或紫黯,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用药:血府逐瘀丸,一次1~2丸,一日二次;二陈丸,一次一袋,一日二次。

膏药:回阳玉龙膏

4.肝肾亏虚证

症状: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甚至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脉沉细弦无力。

治则: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用药:益肾蠲痹丸,一次一袋,一日三次;独活寄生丸,一次一丸,一日二次。

并发症:可引起关节畸形,破坏关节结构致残;可引起股骨头坏死;易患肾结石,易得痛风肾等。

日常调护

控制饮食,进食低嘌呤,低脂,低动物蛋白,低糖饮食。严格限制动物内脏,鱼类,海鲜,浓汤,肉类,洋花菜,花生等高嘌呤食物摄入。

禁止酗酒或长期大量饮酒。

适度活动,功能锻炼。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zl/10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