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白癜风最佳治疗 http://www.tlmymy.com/

蜂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病例

一、蜂毒(蜂针)主要成份

蜂针液透明,有芳香气味,呈酸性反应,味苦,比重1.,在室温下很快就会干燥至原来重量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

蜂针液的挥发物成份以乙酸异戊酯为主,它具有熟香蕉的芳香气味,是蜜蜂报警激素;挥发物中还含有12个以上的可以用气相层析鉴定的物质。这些挥发物质是由开口于螫刺基部膨大处的碱性腺分泌,蜜蜂螫刺时随同注入客体。而在精致蜂针液为药品的过程中,这些挥发物质已经散失。

蜂针液易溶于水和酸,不溶于乙醇。蜂针液干物质相当稳定,加热摄氏度经过10天仍无显著变化,冰冻也不减其活力。蜂针液干物质如不受潮,其活力可保存数年之久。

蜂针液中已知含有若干多肽、酶、生物胺和其它物质。

1、多肽类

蜂肽(melittin)是主要活性物质,包括蜂肽1和蜂肽2;蜂明肽(apamin)和肥大细胞脱颗粒肽(mastcelldegranulatingpeptide,又称peptide).这三种多肽是蜂针液中主要活性肽,均已在实验室内合成。蜂针液中还分离出镇静肽(secapin,又称peptideM)、蜂肽F、心脏(cardiopep)四品肽(tertiapin)、安度肽(adolapin)和两种含组胺肽(histapeptide)

蜂针液是肽的宝库,已报道的活性肽的概况见表5.

2、酶类

蜂针液含磷脂酶A2(phospholipaseA2)具有溶血活性和多种药理作用,含量占干物质的12%;透明质酸酶(pyaluronidase)促使蜂针液在局部组织渗透和扩散,含量占干物质的2%-3%。

还含有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C4和C5脂肪酶,甘胺酰脯胺酸芳香基酰胺酶,以及B—氨基葡萄糖苷酶等。

蜂针液中还分离出多价的蛋白酶抑制剂,它可以保证各种酶类和各种活性肽免于被蛋白酶水解。

3、生物胺类

蜂针液含有组胺(histmin)、多巴胺(dopamin,D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和5-羟色胺(serotonin,5-HT)。这些生物胺具有药理活性,后三种单胺类递质参与痛调制过程。

蜂针贮液囊中还检出微量的腐胺(putrescin),精脒(spermidine)和精胺(spermine)。

4、其它有机物

蜂针液还含有胆碱、甘油、磷酸、蚁酸、脂肪酸、脂类、碳水化合物和十九种游离氨基酸等。蜂针液中还分离出两种高分子量的变态原B和C,他们的分子量分别为至和。

蜂毒的药理作用:

蜂毒液的化学成分复杂,因而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

1、神经特性和镇痛作用

蜂针液的中枢性抗胆碱能活性和神经节阻滞作用是最古老的特性,从生物进化观点来看,蜜蜂的祖先通过螫刺使其它节肢动物及其幼虫麻痹。

蜂针液和蜂肽对烟碱型胆碱受体有选择性阻滞作用。蜂毒明肽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它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脊髓。与某些中枢性抗胆碱药相似,蜂针液能加强催眠药的效应。

蜂针液镇痛作用明显,其镇痛作用比安替比林强,镇痛指数比安替比林高。两者半数镇痛量ED50(mg/kg)分别为1.和91.60,两者镇痛指数(LD50与ED50之比)分别为6.57和4.34。

八十年代从蜂针液中镇痛抗炎活性很强的安度肽,对脑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约为消炎痛的70倍;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部分解除它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故也能涉及受体机制。

2、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蜂针液对肾上腺再生性高血压的大鼠、盐性高血压大鼠及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有明显降压效果。

蜂针液引起的动脉血压降低效应主要与磷脂酶A2有关,其降压机制可能系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或促使组胺释放,而改变血管张力所致。高血压病是导致脑血管循环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许多降压药物具有收缩脑血管作用。十分可贵的是蜂针液具有降压和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故蜂针液对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循环障碍的患者有效。

蜂针液及其组分蜂肽、蜂明肽、心脏肽和磷脂酶A2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影响。蜂针液和蜂肽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消除电刺激和毒毛旋花子甙引起的失律。

心脏肽对心脏有明显的B-肾上腺素样活性,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类似于丙肾上腺素,但它的作用持续时间为90分钟,较异丙肾上腺素(5-10分钟)长得多。

3、细胞和血凝的影响

蜂针液能使放射性放射性同位素磷和钾透入红细胞的速度明显增加,表明它具有增强红细胞壁通透性的作用,导致红细胞内胶体大量渗出,红细胞内渗透压降低,引起红细胞裂解而产生溶血。

蜂针液1:000浓度就能在试管内产生溶血作用,稀释至1:时即不出现溶血现象。蜂针治疗时血管内的蜂针液浓度未达到足以引起溶血的浓度,且在人体内尚有某些抗溶血因素抑制其溶血作用。

蜂肽和磷脂酶A2是蜂针液中两个溶血成分,前者具有直接溶血作用,并溶解细胞膜表面的脂蛋白层,为磷脂酶A2攻击细胞膜磷脂打开门户。磷脂酶A2靠蜂肽的协同才有溶血作用。

蜂针液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能使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延长。蜂针液及其组分蜂肽和磷脂酶A2的抗凝血机制涉及对血小板、多种凝血因子的影响,蜂针液还具有刺激纤维蛋白溶解的效应,并能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及使肥大细胞释放活性物质,均能影响凝血过程。

蜂针液注入皮内20-40分钟后即出现抗凝纤溶作用,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蜂针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脑部血栓病及其后遗症,既是对症治疗,又是病因治疗。

4、抗菌消炎作用

蜂针液和蜂肽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抗菌作用,革兰氏阳性细菌更敏感。蜂针液的杀菌作用在0.5至微克每毫升浓度时显现,即蜂针液稀释10至倍仍有杀菌作用。

蜜蜂螫器官包藏在腹部,是一种无需消毒的最精细的微量自动注射器,为当代任何一种针具或注射器所望尘莫及。

蜂针液的抗炎活性已经广泛研究,对大白鼠注射甲醛、鸡蛋清、角叉菜胶或巴豆油所致的炎症模型有防治作用。其中抗炎成分主要是肥大细胞脱颗粒肽、蜂明肽和安度肽。

蜂针液及其组分抗炎机制较复杂,它们具有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蜂明肽还与它具有抗5-羟色胺活性有关。动物切除肾上腺后并不完全解除肥大细胞脱颗粒肽的抗炎作用,这可能与它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移行及抑制前列腺E的合成等作用有关。

5、辐射防护和其它生物学效应

动物实验表明,蜂针液能增强机体应激力,减轻辐射损伤程度,使由辐射引起的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相应减少,提高动物存活率。

蜂针液能防止由辐射引起的骨髓和脾脏的退化现象,表明它有保护和复苏造血干细胞的潜在作用,蜂针液抗辐射效应的主要成分是蜂肽和含组胺肽,后者在体内释放组胺并易于合铜离子,因而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蜂针疗法(beevenomtherapy)是利用蜜蜂尾部蜇针运用针灸原理蜇刺人体穴位,是一种自然疗法(Naturopathpy),在世界部分国家应用已经超过1年之久,在中国、韩国、和苏联有临床上广泛的使用。蜂针疗法主要应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腰椎颈椎病、强直性脊椎炎、肿瘤、癌症、硬皮病、哮喘、神经痛、神经炎、心脏血管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民间蜂螫治病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的蜂针疗法,兼有针、药、灸3种作用。

“针”:指蜂的尾刺似针,能刺激人体的经络、皮部,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药”:指蜂针中的蜂针液输入人体,发挥了蜂针液的一系列药理功效;“灸”:是蜂针刺后,局部充血红肿,皮温升高,似有温灸效应,可起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蜂针循经散刺法属轻刺激,经穴直刺法为中等刺激,活蜂螫刺法是强刺激,视个体反应辨证施治。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蜂针疗法提高了原始蜂螫法的疗效。使用活蜂蜂针,将蜂针液中挥发性成分注入人体,这是蜂针液药剂所无法代替的。

蜂针是蜜蜂的自卫器官,当蜜蜂感受到生命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时,会执行蜇刺的动作,而在针刺的同时,蜜蜂会从蜂针注射一种液体,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对于被针蜇的生物会产生局部或全身反应,我们将蜜蜂针刺所产生的液体称为蜂毒液。

人们早巳认识到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对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苏联医学硕士约理什,N.(N.Yoirish)曾调查乌克兰位养蜂人的健康状况,在养蜂场工作满5年至57年的人,养蜂以来他们没有生过任何疾病,其中22人过去患风湿病,养蜂后被蜂螫治愈。养蜂人施瓦列夫介绍:他在蜂场工作了45年,从没生过病,他家三代人养蜂,双亲健在,祖父不知道什么叫疾病,活到岁无疾而终。邦达连科养蜂40年里从没有生过病,其母也是养蜂人,年调查时她巳岁,还很健康。我国当代养蜂家闽南庄渊澄先生年逝世,享年96岁;翼南王博亚先生年逝世,享年94岁,共同养过蜂的老伴巳98岁,

来到露天养蜂场,呼吸着充满蜜蜡、蜂胶和百花芳香的新鲜空气,抹浴着激励万物生长的阳光,看到生机盎然的蜜蜂飞进飞出,聆听一阵一阵的嗡嗡蜂鸣声,分享新鲜甜美的多种蜂产品,令人愉快的心情胜过世外桃源。因此养蜂人知足长乐,抗病力强,多高龄而体力犹壮。为了医疗和预防疾病,应该倡导离退休老人,残疾者从康复养蜂场中获得愉快、健康和长寿;对于关节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病后、手术后和虚弱的人们从事养蜂活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工娱疗法”。当今美国的城市居民热衷业余养蜂者已达20余万人,在闹区住家的庭院或阳台上安放一只只形式各异的蜂箱。在竞争激烈、节奏快速的美国社会的各阶层中,愈来愈多的人期望在与大自然亲近的养蜂活动中宽松紧张情绪,增进健康。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snto.com/zcmbyy/10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