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就是肢体关节疼痛,中医称为痹证。西医完全是用几种止痛的药,或抗风湿的药,轻则用一般的止痛药,重则普遍都用激素加抗生素,抗生素就消炎,激素就止痛,就这么两个作用,西医的整个模式基本都是这样。当然,一开始确实有效,但是激素用久了以后就有副作用了。搞到最后,三年五年,激素用久了,人就开始变形,变成一个臃肿难看的样子,甚至脸色发红,身上长毛,最后甚至股骨头坏死,就没办法了,最终结局是这样。当然,我不否认西医,我不是说西医治不好,也确实可以缓解症状,但是总体趋向不是很好。西医用药就是这么一个模式,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其他的药。
中医治痹证就不是这样的,要分风痹、寒痹、湿痹、湿热痹,甚至还有痹证日久的气血虚弱证,还有痹证日久的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证。比如说这个病人风湿性关节痛,又冷,又怕风,天气一变化就厉害些,或者是肿。这个要么是风痹,要么是寒痹,要么是湿痹,我们要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以风为主的,疼痛游走不定,用防风汤;以寒为主的,疼痛恶寒,用乌头汤;以湿为主的,又肿,又重,又酸痛,就用薏苡仁汤。这是最常见的。还有湿热痹,肢体肢节又红,又疼,又肿,又有烧灼感,包括西医讲的痛风,就属于中医典型的湿热痹,要用二妙散、加味二妙散,或四妙散,或者吴鞠通的宣痹汤,这种病在临床特别多见。如果是痹证日久,病人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还得用独活寄生汤或是三痹汤。如果是病人的关节肿大,已经变形了,或者是麻木,手足都不能动了,这是经络不通,还得用身痛逐瘀汤,或者用虫藤饮,要通经络,要疏通血脉,要活血化瘀。(黄煌)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