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冷了起来了,北方有些地方都已经下雪了。
秋、冬风刺骨凌冽,就觉得膝盖里“进风”,引发双膝酸痛;这些中老年朋友在下台阶或下蹲站起时也常感到膝关节疼痛,这些大都是膝骨关节炎的表现。
有人习惯用止疼药,吃了就、不吃就不疼,经常吃还会伤胃;
有人习惯贴膏药,有效果,但见效有时候会很慢,而且很麻烦!
对此,用中西结合、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方法来对付这种慢性损伤最为有效!
膝盖疼
中西结合有绝招
膝骨关节炎也叫退行性膝关节炎,气主要与关节和关节软骨发生老化与磨损,后期继发骨质增生有关。
膝骨关节炎讲究综合治疗,在治疗中讲究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虽然这种和年龄增加有关的退行性变无法逆转,但恰当的保守治疗不但可以缓解疼痛,更可以改善功能、延缓发作。
中医往往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时间越早,受到的效果也就越好;
西医上,通常是口服药和膝关节腔内药物注射,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花费也较高。
但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更好的体现中医药治疗简、便、验、廉的优势。
第一步
内外兼治:外洗+内服
外洗——活血化瘀、活络止痛
对于轻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中药熏洗外治法,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活络止痛的效果,还能延缓骨刺的生长,从而延缓膝骨关节炎的进程。
当归1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红花20克、鸡血藤30克、宽筋藤20克、川牛膝10克、羌活10克、桂枝15克、元胡15克。
将以上中药装入纱布包,用水煎煮约30分钟,待温度降至40~45摄氏度左右,水量以没过膝盖为最佳,如果水量没有那么多,也可以用药袋蘸药液擦洗膝关节,或将药袋放在膝关节热敷。
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由补血调经的经典方剂“四物汤”加减而来,加入桃仁、红花可起活血化瘀之效,鸡血藤和宽筋藤主要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川牛膝既有引药下行的效果又可活血,羌活、桂枝、元胡可改善寒湿所致疼痛。
内服——活血通络、利水消肿
中医药讲究辨证论治,内服的方药以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为主旨,如独活寄生汤、二陈汤和五苓散。配合外洗方法,对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通常都不错。
第二步
动静结合:制动+四步练功法
膝骨关节炎急性期会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这时最需要的是制动,即停止一切增加膝关节劳损的活动,静养休息。
待急性期过后,调养的方法应由“静”转为“动”———如游泳、骑脚踏车、仰卧直腿抬高等膝关节不负重的运动方式,以改善关节活动性、增强关节肌力,减少急性期的发作。
这里推荐一套四步练功法,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增加膝关节屈曲的角度。
▲图片来源/邢台网-邢周报
第一步:直腿抬高。
仰卧,患膝伸直抬高30~40厘米,坚持不住时可放下休息相同时间,重复练习10~15次。早晚各做一组。如果可坚持1分钟以上,则进行下一步。
1▲图片来源/邢台网-邢周报
第二步:负重直腿抬高。
动作同上,在足背上担负一定的重量,可从1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5公斤,如果可坚持1分钟以上,则进行下一步。
2▲图片来源/邢台网-邢周报
第三步:负重短弧练习。
坐在床边,患膝下垫一枕头,使之屈膝30度,患足负重从5公斤逐渐增至10公斤,做抬腿伸直练习,如果可坚持1分钟以上,则进行下一步。
3▲图片来源/邢台网-邢周报
第四步:负重长弧练习。
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呈屈膝90度,患足负重从10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20公斤,坐抬腿伸直练习,如果可坚持1分钟以上,则生活和工作基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4膝关节是我们的根,根健康,人才能健康。秋冬季节,各位长寿健康之家的朋友们,一定要把这个方法收好,更要把这份关心送给更多的朋友~
赞赏